0~1岁宝宝的消化吸收特点
浏览人数:1076次 来源:互联网 作者:不详 发布时间:2015年12月3日
导读/推荐的理由:
新生儿的消化器官发育未成熟,功能未健全,口腔狭小,嘴唇黏膜的皱褶很多,颊部有丰富的脂肪,有利于婴儿吸吮。新生儿的涎腺欠成熟,唾液分泌较少,唾液中淀粉酶含量低,不利于消化淀粉。到3-4个月时涎腺逐渐发育完善,唾液中的淀粉酶也逐
新生儿的消化器官发育未成熟,功能未健全,口腔狭小,嘴唇黏膜的皱褶很多,颊部有丰富的脂肪,有利于婴儿吸吮。新生儿的涎腺欠成熟,唾液分泌较少,唾液中淀粉酶含量低,不利于消化淀粉。到3-4个月时涎腺逐渐发育完善,唾液中的淀粉酶也逐渐增加,6个月起唾液的作用增强。因而在4个月之后可逐渐添加淀粉类的食物。
胃及其酶:新生儿的胃容量较小,约为25~50毫升,出生后第10天时可增加到约100毫升,6个月约为200毫升,1岁时达300~500毫升。胃贲门的括约肌弱,而幽门部肌肉较紧张,在吸饱奶后受振动则易导致胃中的奶经食管从口中溢出或呕吐。因此喂完奶后应竖起婴儿并轻拍婴儿背部,避免溢奶。婴儿胃蛋白酶的活力弱,凝乳酶和脂肪酶含量少,因此消化能力受限,胃排空延迟。胃排空人乳的时间为2~3小时。
肠及其酶:新生儿的小肠约为自身长度的6~8倍,肠壁肌层薄弱,弹力较小,肠黏膜的血管及淋巴丰富,通透性强。肠黏膜的绒毛较多,吸收面积与分泌面积均较大,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新生儿消化道已能分泌消化酶,但消化酶的活力相对较差,特别是淀粉酶、胰淀粉酶要到出生后第4个月才达到成人水平。胰腺脂肪酶的活力亦较低,肝脏分泌的胆盐较少,因此对脂肪的消化与吸收能力较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或书籍,其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图片、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以上图片、文字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同时以上资源内容版权归原作者及发行商所有,仅供预览交流学习使用,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确认之后立即删除。
文章共: [1] 页
评论
当第一个评论者吧,抢沙发!
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