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罐车混装油曝光后,我找业内人士咨询,聊完我的心情更复杂了。。。
最近,我一开手机,看到的就都是铺天的油罐车“混装”油的新闻。
真的很震惊!
对一个热爱中华美食,无论身在何方都想办法给自己配备“家乡味道”的人来说,这条新闻对我的心和胃可以说是暴击。
恰巧,新闻刚出来的那天,我从荷兰的中超买了一大箱吃的寄来了。
我对着满箱的食物望洋兴叹,正捉摸着要不要把老干妈、鱼香肉丝调料、火锅底料啥的一并扔掉。
一时犹疑之间,忽地想起最近认识的一个朋友。
她正好是亚洲食品进出口的“业内”人士,说不定知道些我不知道的信息。
于是,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情,给她发了条消息,咨询我内心的困惑和疑虑。
不聊不知道,一聊吓一跳。
聊完之后,我本沉重的心情更复杂了。
这个朋友在荷兰的一家专门进口亚洲食物的公司工作。
据她说,她的主要业务虽说是销售,但因为亚洲食物在欧洲这个“美食”荒漠无比受欢迎,
平时根本不需要拉业务,坐在办公室里,每个人每个星期都能有250万欧元的销售额。
她和同事们最大的困扰,就是要试吃客户(品牌方)寄过来的新的食品,身材堪忧。
本来,我以为国内油罐车的新闻对她们的业务会多少有些冲击。
但她却说,影响不大。
因为,在欧洲售卖的中国食品虽说很多还是在国内生产的,但生产环节都有取样和相应的质检报告。
如果送到欧洲实验室检测有问题,产品需要按批次下架,全部销毁。
管控严格,后果严重,所以厂商不敢怠慢。
大部分厂商,如果想出口欧洲就会按“欧标”严格地去抠生产的每一个环节。
朋友说,之前国内一款比较走红的方便面要出口欧洲,就被打回去改了好几次配方,才最终通过检验。
而不少品牌,根据销售地区不同,生产流程选材包装也会相应的不同。
像我买的油辣椒,标签是纯英文的,也就是说从生产的时候就是打算要出口,按外国食品安全标准生产的。
我大胆地猜测该品牌可能是之前被德国查出矿物油超标之后谨慎地进行了“双标生产”,但这只是我的主观臆测而已,个人非常想进一步了解下这方面的信息。
如果是按内销产品的规格生产的再转出口,那么质检合格进入欧洲市场之后,产品“身上”会被贴一个白标。
侧面反应了该品牌在国内卖的产品品质直接通过欧标
朋友宽慰我说,欧盟大概是全球食品安全规格最高的地区之一了。
在荷兰能买到的食品,基本都是安全的。
而且荷兰监管食品安全局,是个“得理绝不饶人”执法超级严格的机构。
几乎是日日都在孜孜不倦地对产品进行监查。
前阵子,它们检测发现一款韩国水饺里很可能含有鸡蛋。
注意只是很可能含有很多人日常都在吃的鸡蛋而已。
但因为鸡蛋是一种过敏元,食安局担心对鸡蛋过敏的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误食饺子引发过敏,
遂第一时间发通知勒令同一批次饺子全部下架,召回,销毁。
食安局要求下架召回销毁的邮件
在执行之前,食品安全局会天天光顾商店,不允许商家商家,否则就要罚款。
朋友的本意是想帮我宽心。
但听完,我整个人更不好了。
所以,有些厂家是在对更高更严的标准心知肚明,且有能力生产用料更讲究配方更健康产品的情况下,主动选择去钻监管的漏洞,用更“宽松”的方式去生产,以节约成本,达到利益最大化。
少数人的荷包饱满了,但多数无辜的人们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慢性服毒”健康受损。
这一笔笔过于沉重的健康单,最后由谁来买呢?
油罐车新闻出来了之后,罗翔写了篇《离开了对人的尊重,一切罪恶都是有可能的》。
他在文章里说:
值得深思的是,为何这类恶行的食品卫生案件总是屡见不鲜?
也许,问题的关键就是对人的不尊重。
……
在人类历史中,只要忽视了对人的尊重,类似的现象总是此起彼伏。
忽略了对人的尊重,“人命”可以作为生产工具生产资料换算成生产资本,于是为了节约“生产成本”,芸芸众生的健康当然可以第一时间被牺牲掉。
事实上,类似的新闻早在2005年就被报导过,只是当时,可能还不像如今这般普遍,是“行业内人人皆知心照不宣”的秘密。
从商业利益最大化的角度来看,往奶粉里掺三聚氰胺,用装煤油的车直接运食用油,这一切逻辑都很通顺。
再套用弱肉强食物竞天择的“进化理论”,那些会因为吃毒奶粉和毒油而生病的人,适应不了我们社会的发展时代的需求,被淘汰那也是在所难免的。
但如果从对人的尊重来看,那么不小心混入鸡蛋的饺子确实是该不计成本地召回销毁的。
毕竟,对鸡蛋过敏的人也是人,他的命也是命,需要被保护被尊重。
经济发展,需要以人为本。
但现实是,经济发展,以挣快钱为本。
越来越多的活生生的人,在卷无可卷的“打工”文化里,逐渐被异化成了“生产工具”。
教育,应该以人为本。
但现实是,如今的教育以上大学为本。
越来越多的本该活蹦乱跳的孩子,在卷无可卷的求学生涯里,逐渐被异化成了“学习的工具”。
个人的存在,需求,个性,健康,越来越多地被忽略。
很多人都被一种不努力“不配活”的阴影笼罩着。
但人凭什么只能是学习的工具,赚钱的工具呢?
食品安全可以也必须靠更加严格的监管来得到更好的保障。
但更底层的问题,我们真的能重拾人性中最基本的对“人”的尊重吗?
毕竟,监管再严,总有空子可钻。
只有当更多的人,愿意去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用去工具化的姿态去敬畏生命,才会在关键的时候,去选择有所为有所不为。
我们很多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是很少有被真的当成一个人去尊重、去关心、去爱护的经历的。
我们常以为,只有金榜题名、出人头地、家财万贯,才值得被爱才能获得幸福。
因此,我们被一种反人性的动力驱使胁迫着去鞭策自己努力,把自己变成实现目标的工具。
也出于惯性,用同样的方式去养育下一代。
每次在骇人听闻泯灭人性的事件前,我想的总是如何能让更多人活得更像人。
那大概需要更多人开始愿意去看见自己理解善待自己。
由己及彼的,我们也许就能理解并尊重每一个他者,用一个生命善待另一个生命的敬畏去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