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舟:离婚对于孩子的心理到底有多大影响?
针对离婚对于孩子生活的影响,美国进行过涉及上万人历时数十年的研究,离异家庭的孩子在青少年时期和成年早期,主观幸福感的水平要明显低于普通家庭的孩子。此外,他们的心理适应能力更低,受消沉和焦虑情绪的影响更多。离异家庭的孩子更容易染上毒品等问题,他们与别人的亲密关系也更加脆弱,建立家庭以后离异的可能性也更高。
但这并不意味着,为了孩子的心理成长,在婚姻无法进行下去的时候,父母应该不离婚。因为大多数研究,都是以离婚家庭和正常家庭孩子的差异进行比较的。如果是以离婚家庭,和那些存在很多问题、却始终没有离婚的家庭作比较,情况就更加复杂。
在亲密关系理论中,对于孩子的心理成长,心理学家建立过许多种模型,其中的双亲应激(parental stress)模式认为,儿童的心理成长,主要取决于他接受到的养育质量而非数量。早在父母离异之前,家庭里面通常已经被各种各样的冲突和矛盾所充斥,这个时候,很多父母都会选择暂时压制下冲突。儿童就已经明显表现出诸多适应问题。
在这种模型下面,儿童所表现出来的诸多问题,被认为和父母的冲突和矛盾联系更加紧密,而父母是否离婚,则更多是一个表象。
Amato对父母离婚对孩子的幸福感做了一项研究,结果如下:
父母冲突非常低的家庭:不离婚,孩子的主观幸福感为0.44;离婚,孩子的幸福感则是-0.23
父母冲突较低的家庭:不离婚,孩子的主观幸福感为0.23;离婚,孩子的幸福感则是-0.19
父母冲突一般的家庭:不离婚,孩子的主观幸福感为0.04;离婚,孩子的幸福感则是-0.08
父母冲突较高的家庭:不离婚,孩子的主观幸福感为-0.08;离婚,孩子的幸福感则是-0.06
父母冲突非常高的家庭:不离婚,孩子的主观幸福感为-0.5;离婚,孩子的幸福感则是-0.01
资料来自罗兰米勒的《亲密关系(第六版)》
从上面的数据可见,离婚家庭的孩子,主观幸福感都是负值。但当婚姻里面父母的冲突级别很高时,离婚对于孩子的影响就非常小,反而是不离婚,会让孩子的感受更加糟糕。
大部分的夫妻,即使在离婚以后,也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联系。根据追踪,夫妻在离异以后的关系大概有四种:完美的朋友、合作的同事、愤怒的同伴、暴躁的仇敌。在美国西部进行的研究中,离婚以后,夫妻之间有12%是完美的朋友,38%合作的同事,25%愤怒的同伴,25%暴躁的敌人。一半属于良好的关系,另一半则是痛苦的关系。
离婚对于孩子的影响,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离婚后的夫妻是否能够以礼相待,并且维持与孩子良好的亲子关系。儿童的心理也是有复原力的,离婚以后,夫妻如果能充分爱护和支持儿童,离婚对于孩子的负面影响就会极大地减少。
双亲应激模式还提到一个观点,父母中有监护权的一方对于家庭冲突和离婚的态度,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的心理。理性的父母,能够从自身的角度分析离婚的原因,既不会过度苛责伴侣,也不会把不良的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
但是,有些父母,则会把在婚姻里的不满投射到孩子身上。如果父母没有离婚,他们就会对孩子说:“你看你爸那个样子,我早就看不顺眼了。要不是为了你,几年前我就离婚了!”如果父母离婚了,他们的说法就会变成:“男人都不是好东西,都是因为和你爸结婚闹的,要不然现在我一个人哪会过得这么累!”我曾经咨询过很多在亲密关系里存在严重问题的来访者,心理分析到最后,基本都会指向他们早年生活中,父母对于婚姻的不满情绪带给他们的投射。
所以,决定孩子心理受影响程度的,不是离婚这件事情本身,而是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以及他们对待婚姻和伴侣的态度。
问:我现在的婚姻很痛苦,老公出轨了,现在总算和那个小三断了。可他也很少回家,总是说婚姻就是个形式,每个人都应该去寻找自己的快乐。我现在很想离婚,但是我和老公有个五岁的孩子,想到离婚以后孩子就没有了完整的家,心里便又犹豫了。我到底应该怎么办呢?
答:有个来访者跟我讲过这么一件事情。她晚上回家的时候遇到一个乞丐,她觉得那个乞丐很可怜,就想给他几块钱。她一掏腰包,才发现钱包里早已经没有现金了。于是,尽管她很想帮助那个乞丐,却也无能为力。如果你希望帮助别人,前提是你自己需要拥有那份条件。
对于你的生活来说,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孩子快乐,那么前提条件就是你需要过得快乐。如果你过得不快乐,那么你也就没有办法带给孩子快乐。如果你为了孩子,心甘情愿维持这样一个婚姻,那么对于孩子来说也许还好。但是,你真的能够心甘情愿吗?一点委屈都不会有吗?
孩子是维系家庭的一个重要纽带,但不应该是唯一的纽带。除了孩子,你对于婚姻有怎样的期待和需求呢?你是否和孩子的父亲交流过你的这些想法?他对于这些又是怎么看的呢?
婚姻中的问题,不会因为你的忽略而消失,除非你将它解决,否则它就会一直存在在那里。比起一个完整的家,孩子更需要的是父母对他的爱。什么样的生活能给孩子更多的爱,才是真正为孩子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