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梭利:哪里有孩子最棒的老师?

浏览人数:1066次 来源:《发现孩子的潜能》 作者:蒙特梭利 发布时间:2015年12月25日
导读/推荐的理由:玛利娅·蒙特梭利(Maria Montessori,1870年8月31日-1952年5月6日),意大利幼儿教育家,意大利第一位女医生,意大利第一位女医学博士,女权主义者,蒙特梭利教育法的创始人。她的教育方法源自于其在于儿童工作过程中,所观察到的儿童自发性学习行为总结而成。倡导学校应为儿童设计量身定做的专属环境,并提出了"吸收性心智"、"敏感期"等概念。
虚伪以待

 

在现代社会中,儿童生活在远离自然的环境下,很少有机会亲密接触大自然,或是直接体验大自然。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大自然对儿童教育只有道德上的影响。人们先是努力教育孩子对大自然的奇迹做出合情合理的反应,如鲜花、植被、动物、风景、风和光线。后来,则通过给儿童一小罐耕作用的土,试图让他们对大自然产生兴趣。事实上,儿童需要自然地生活,而不只是了解自然。所以,头等大事就是给儿童自由,让他们融入大自然。如果可能的话,让儿童摆脱孤立的“人造”的城市生活的束缚。

当今,儿童卫生学将儿童带入户外公园,让他们在沙滩上晒日光浴、玩水,从而为儿童体育做出了贡献。人们将儿童从城市生活的过度负担中解放出来的初步尝试,体现在允许儿童穿着更简朴、更轻便的衣服,穿着凉鞋甚至赤足走动。有经验表明,治愈儿童肺结核、软骨病的唯一途径,就是让他们亲近大自然,睡在户外,生活在阳光下。当我们思考这一点时,应当清楚,身体强健的正常儿童不仅不会在接触大自然的过程中受到伤害,反而会极大地从中获益。

然而,在这条道路上仍然有很多偏见。我们轻易地放弃了自己的自由,最后爱上了我们的“牢笼”,并且将其传递给下一代。逐渐地,我们开始只把自然等同于花朵的生长或对供我们食用、干活、看家的家禽和家畜的照料。这使得我们的精神萎靡,充满矛盾。我们甚至会混淆见到一只即将死去的、将被我们食用的可怜牲畜的高兴之情,和看到活着的牲畜的快乐,或者,我们带着热爱大自然的模糊感受,去欣赏被囚禁在笼子里的小鸟的美丽羽毛以及它们的美妙歌声。我们甚至认为,装满海沙的盘子对孩子益处无穷。因为人们通常认为,海边的教育价值就在于有沙子,就跟儿童玩具箱里的沙子一样。我们被束缚在这个令人困惑的世界里,所以,我们会得出一些荒谬的结论也毫不奇怪。

城里的孩子会在短途散步之后就说累了,这让我们相信他们缺少力气。然而,他们的惰性来自人为的环境,源自厌倦,来自他们那不合时宜的衣着,走路时小皮鞋敲击在光秃秃的硬路面上给小脚丫带来的疼痛,还有他们身旁那些沉默、冷漠、不带一丝笑容的萎靡“榜样”。可以参加的俱乐部,可能会令他们艳羡的漂亮服饰,对他们来说都毫无意义。他们被皮带拴着,被懒惰诱捕,喜欢被拽着走。

但是,当儿童与自然接触时,将会显示出他们的力量。正常儿童,如果天生健壮且营养良好,即便不到两岁,也能走上好几英里。他们那不知疲倦的小腿能在阳光下爬上陡峭的山坡。我记得有一次,一个大约6岁的孩子“失踪”了好几个小时——原来他是跑去爬山了。因为想着如果自己爬到山顶,就能见到山的另一边是什么了,他并没觉得疲惫,只是最后没能找到他寻找的东西有点儿失望而已。我曾认识一对夫妻,他们有个两岁的孩子。他们想去一个挺远的沙滩,就轮流抱着孩子走,但实在是太累了就打算歇一会儿。然而,这个孩子却起劲地自己走完了全程。于是,在以后的远足活动中,他的父母不再把他抱在怀里,而是让他自己走。每当孩子停下来采一朵小花,或者看见一头小毛驴慢悠悠地啃着草,他就会坐下来,严肃地做沉思状,跟这个低级却又幸运的生物度过一会儿时光。这对父母没有抱着孩子,而是采用跟着孩子走的办法解决了这个问题。只有诗人和孩童才能感受到溪水流淌在鹅卵石上的魅力。看到这样的景致,孩子会开怀大笑,想要停下来用手摸摸它。

对于还不会走路的孩子,我建议父母把他们抱在怀里。在可以见到大量美景的乡村道路上,即使父母用背对风景的姿势抱着他们,他们也会转过头来欣赏美丽景色的。哪怕他们的双脚还没法站立起来,嘴里还说不出请你停下的话语。

你有没有见过孩子们一脸严肃和悲伤地站在从树上的鸟巢中掉落到地上摔死的雏鸟旁边,或者看着他们跑前跑后,关切地询问发生了什么事情? 但很快,这些孩子就会退化成掏鸟窝、偷鸟蛋的那帮坏小子。

像其他事情一样,对自然的感情是随着与大自然的不断接触而增加的。我们当然不能用学究式的描述或劝诫让教室里那些无精打采、百无聊赖的孩子闭口不言。对他们来说,虐待动物已经是生活的一部分,他们已经见怪不怪了。这一情感经验来源于家庭——家人故意杀死的第一只鸽子,几乎是每个儿童心中的污点。我们必须治愈这些确实折磨着孩子们的创伤和精神疾患,因为他们是我们所居住的人造环境的受害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或书籍,其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图片、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以上图片、文字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同时以上资源内容版权归原作者及发行商所有,仅供预览交流学习使用,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确认之后立即删除。

文章共: [1]
评论
当第一个评论者吧,抢沙发!
发评论
您的姓名:   您的E-mail: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如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
 
 
注意: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先登陆或注册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