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峰:教育就是解放心灵

浏览人数:948次 来源:校长传媒 作者:王小峰 发布时间:2015年12月25日
导读/推荐的理由:王小峰(教育学者,亲子教育专家,家庭教育指导师。心教育理论创始人、践行者、传播者。《改变命运的教育智慧——心教育》作者,新浪知名微博“王小峰—心教育创始人”博主,知名微信公众平台“心教育研究”创始人。
虚伪以待

教育的成败不仅决定个人的命运,而且影响家庭、国家乃至世界的命运。教育是一座神奇的桥梁,能够沟通现在与未来,帮助我们从现实世界走向可能世界,召唤人类不断超越自我,超越现世生活,达到理想的境界。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事关心灵的事”,我们要探求教育的真谛就必先认识人的心灵。柏拉图将心灵分为三部:知、意、情。“知”就是理智、理性和智慧。“意”就是意志、道德和品格。“情”就是情感、信念和信仰。教育要做的事情便是将人的心灵最大限度的解放,将其内在的智慧和美德彰显出来就好了,即唤醒心灵中真的智慧、善的意志和美的情感。

每一个心灵都是自然宇宙与人类智慧的结晶。苏格拉底指出,人的智慧储藏于人的心灵,求知是每个人灵魂里固有的能力。《中庸》开篇讲:“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就是说人的良知良能以天赋潜能的形式先天存在于我们的人性中,遵循人的自然天性就是教育的大原则,也是合于天然本性纯善之道的境界,再经过明心修身、自性自悟就能达到自我智慧与美德的觉醒,这也就是教育教化的真切内涵。《大学》开宗明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就是说,做学问的根本宗旨,在于彰明人性里固有的智慧与美德,实现自立立人而达于至善的教育境界。

教育就是解放心灵,就是将心灵从固执、妄念、恐惧及蒙昧中解放出来,让心灵保持活泼泼、澄明明与亮堂堂。教育就是唤醒智慧,教育不是灌输而是唤醒,苏格拉底时代的智者们宣称能把心灵里原本没有的知识灌输到心灵里去,苏格拉底嘲笑道,好像他们能把视力放进瞎子的眼睛里去似的。

真的智慧、善的意志与美的情感是我们心灵里固有的财富,潜藏于我们的心灵。教育就是发展潜能,就是将我们心灵里的天赋潜能发展出来。智育就是要发展好奇心和理性思维能力,将其心灵里真的智慧和理性激发出来,而不是灌输知识;德育就是要鼓励崇高的精神追求,唤醒善的品格和自由意志;美育就是要培养高尚的灵魂,培养孩子树立伟大的信念及崇高的精神信仰。一言蔽之,教育就是唤醒人性中本有的真、善、美。每个生命自有存在的意义与价值,每个生命自有丰富的心灵与灵魂,教育就是要成就每个人的生命价值,帮助每个孩子都能做最好的自己!

然而,在物质财富空前发达的当下,教育却陷入了困境,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很多天资聪颖的孩子,由于教育方式和教育时机的错失,不能充分发挥其天赋潜能,给孩子、家庭造成了巨大的痛苦,同时也给社会带来问题与麻烦。物质财富的充裕,网络等信息空前发达,时代价值观混乱。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诞生的独生子女,是自有人类文明以来最特殊的群体,让很多家长和教师面对这群独特的孩子时,家长与教师都感到力不从心。旧的教育体制、教育思想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受教育群体以及时代的要求。

心教育理论应时代而生,关切孩子的精神与心灵,吸收古今中外教育思想之精华,站在人类共同利益的高度,关注人类个体生命的价值与幸福,力求拨开教育迷雾,深入研究人类的精神本质,探索心灵奥秘,寻求开启心灵智慧之路,破解教育难题。

教育的本质就在于发展人性中本有的良知良能,激发心灵的真、善、美,所以,教育的过程就是解放心灵、唤醒智慧的过程。正所谓“教育之道,道在心灵。”“每一个心灵都是人类智慧与自然宇宙的结晶,每一个心灵都蕴藏着巨大的智慧潜能。”每一个生命都有自我成长的内在动力,每一个孩子都有探索自然宇宙与社会人生真理的原始渴望,每一个孩子都有人性向善的愿望,每一个孩子都有成就伟大的可能。

心教育以孩子的内在发展动力为基础,科学整合、利用自然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及社会教育,依靠自然宇宙与人类精神文化的感召化育的力量,引导鼓励孩子自主激发内在的力量,自我发展。帮助孩子快乐、健康、茁壮成长,走上自主探索、自我主动学习,勇于尝试创新、不断超越自我的自我教育之路。心教育致力于研究人类的心灵智慧潜能、科学唤醒老师、家长与孩子心灵天赋的良知良能,从而改变个体、家庭、民族以及世界的命运。

心教育以探求人类心灵心智本质,发展心灵良知,开发心灵潜能为途径,让每个孩子都有主宰自己的命运的能力,成就生命的价值,做最好的自己,进而成为改变世界的人,为人类的和谐与幸福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不能抵达孩子心灵的教育者不是合格的教育者,不能引导人类灵魂变革的教育不是真的、好的教育。教育的本质与核心在于解放心灵、唤醒智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或书籍,其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图片、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以上图片、文字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同时以上资源内容版权归原作者及发行商所有,仅供预览交流学习使用,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确认之后立即删除。

文章共: [1]
评论
当第一个评论者吧,抢沙发!
发评论
您的姓名:   您的E-mail: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如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
 
 
注意: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先登陆或注册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