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吃高钙奶制品以远离肾结石
近日, 媒体报道,某乳品企业生产的奶制品导致了肾病。据卫生部的介绍,该企业生产的婴幼儿配方奶粉可能是受到三聚氰胺污染,而三聚氰胺可导致人体泌尿系统产生结石。据推测,这很有可能是生产环境的污染造成的,或是在生产中工艺控制有误。
同样,高钙奶制品的长期过量摄入,也会有导致肾结石的风险。那么,为什么喝奶或奶粉会导致这种肾结石的出现呢?这是因为,虽然钙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营养素,在人体内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人体对钙有一定的需要量,如果超过了这个需要量,超过规定的限量,则有可能导致一些疾病,例如肾结石等。牛奶中钙的含量本来就比较较高,但是现在很多牛奶制品和奶粉,被添加了大量钙,市面上充斥了各种高钙奶和高钙奶粉。但是,吃过多的钙有可能对身体造成伤害。
如果奶中蛋白质、脂肪、钙的比例不合适,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很大问题。由于摄入的脂肪和蛋白含量比例失调,引起体内嘌呤碱代谢异常,继而产生尿酸和尿酸盐结晶,在上尿路梗阻后形成肾结石,导致肾衰竭。在喝水少的情况下,肾结石更容易发生。
另外,过量的钙还会影响身体对铁、锌等微量元素的吸收。
然而,为了牟利,很多企业盲目在奶产品中添加钙,却并没有一系列的安全性评估,导致了一些产品虽然高钙,但是其中的钙含量超过了人体的需要量,那么多于的钙就会沉积于肾脏中,形成肾结石。
为此,我们要学会保护自己,少吃那些高钙奶制品食物,包括高钙奶和奶粉。儿童、老年人、病弱者更要多加注意。
其实,什么食物都是一样,要有一个合理的理,既不能过少,也不要过多,要保证营养的全面、均衡。不要认为什么营养丰富,就多吃多喝。
经验表明,大量喝牛奶不能保证身体不缺钙,不一定能强化骨质。在美国、加拿大、北欧一些国家,牛奶饮用量非常高,骨伤疏松症仍然高发,特别是女性。
专家认为,只要饮食搭配好,营养较为均衡,人们就能够从外界获取足够的钙;多运动,多晒太阳,人基本上可以将食物中的钙基本吸收,能满足身体需要。相反,如果运动不足,晒太阳不够(如较为严寒的高纬度国家和地区的人),即使吃了足够的钙,也不能保证被人体吸收。因为在紫外线和维生素D的作用下,游离的钙才能转变成为1,25前钙化醇,再通过一系列的生化反应进而被人体组织和器官所利用。若摄入了过多的钙,这些钙并不能被身体吸收,会形成结石(许多钙盐,如碳酸钙、草酸钙等,其实就是石头),甚至还会已起肾衰等严重疾病,我们要加小心!~
同样,蛋白质的摄入量也要适度。例如,吃蛋白质粉的朋友,也要引以为戒,尽量不要在牛奶中再冲兑蛋白质粉。
为了预防结石,我们一定要多喝水。
还有,在睡前尽量不要吃食物,尤其是高蛋白食物,以保护我们宝贵的肾脏。
上一篇:优质婴儿奶粉须具备六个条件
下一篇:婴幼儿配方奶粉食用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