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不止,带孩子去看中医

浏览人数:888次 来源:互联网 作者:不详 发布时间:2015年12月23日
导读/推荐的理由: 家长们可能都有这样的经历——孩子的病已经明确诊断了,用的药是对症的,大多数病症状也都消失了,只是咳嗽不止或仍有慢性腹泻。这时,看中医就是不错的选择。中医对孩子进行调理,往往会有让人惊喜的效果。中医诊断的方法与西医有很大的不同,讲究“望闻问切
虚伪以待

家长们可能都有这样的经历——孩子的病已经明确诊断了,用的药是对症的,大多数病症状也都消失了,只是咳嗽不止或仍有慢性腹泻。这时,看中医就是不错的选择。中医对孩子进行调理,往往会有让人惊喜的效果。中医诊断的方法与西医有很大的不同,讲究“望闻问切”,父母带孩子求治时务必要做到以下几点,协助医生作出正确的诊断。

勿给孩子吃颜色重的食物

在病儿就诊前,家长不要给孩子吃过热,过冷和颜色重的食物。过热过冷饮食会使舌头受刺激而产生色泽深浅的变化,有颜色的食物如橘子、橘汁、可乐、杨梅、巧克力等,会使舌苔颜色发生变化。舌苔的薄厚对中医的诊断有很大帮助,就诊前不要刮孩子的舌苔。
小儿许多疾病都会发疹。家长在孩子就诊前,需先看看孩子周身有无出疹现象,疹子是在什么部位。来医院前最好给孩子穿易解、好脱的衣裤,便于医生检查。
 孩子大小便的变化对疾病诊断有一定作用,尤其是腹泻的病孩,看病时家长要带一份新鲜的大便,以便于化验。若发现尿有不正常时,就需带一瓶清晨第一次尿的尿样,来医院化验检查,一般是1个小时以内的样本为宜。


留心孩子的声音与身上气味

“闻诊”即通过听声音闻味儿来判断疾病的性质。听声音,包括小儿咳嗽、啼哭、语言之声。家长带小儿就诊时,需安抚好孩子,避免哭闹。家长还应配合医生,主动介绍孩子口腔、呕吐物、大小便的气味等,以供医生参考。


准确描述孩子的发病情况,当医生“问诊”时,家长应向医生反映的情况包括以下几点:

1、孩子的年龄(周岁)和体重,这对合理用药有帮助。

2、孩子的畏寒、发热情况。包括体温高低、发烧时间长短,是手足心热、额头热还是哺乳时口热等。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孩子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最好先给孩子服退烧药后再带孩子到医院,以防路途中体温过高出现惊劂。

3、病儿出汗的情况。包括白天出汗还是夜间出汗,出汗后退不退烧,有无头痛、头晕、肢体痛。

 4、大小便情况。包括孩子大小便的次数,形状、颜色等。

5、饮食情况。包括食欲状况、饮水情况、有无特殊嗜好等。

6、睡眠情况。包括安静、多梦惊叫、哭闹等。

7、出生情况。是否足月、顺产、难产。

8、喂养史。包括喂养方式得辅养食添加情况等。

9、生长发育史。包括体格、智力发育及学习情况等。

10、遗传史也很重要。如果孩子的某些症状在上一代或上两代的亲属中也有,应及时告诉医生。

保持孩子手部卫生以利医生“切诊”

 “切诊”包括脉诊、按诊。小儿脉搏次数常因哺乳、啼哭、活动而增快,所以家长带小孩看病时,最好能让孩子安静10分钟左右再请医生检查。3岁以下小儿进行检查时,中医一般不切脉,而是看双侧食指指纹色泽的变化,所以家长带孩子看中医时,要把孩子的手洗干净,候诊时也不要让孩子乱摸,以便医生在看指纹时容易看清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或书籍,其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图片、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以上图片、文字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同时以上资源内容版权归原作者及发行商所有,仅供预览交流学习使用,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确认之后立即删除。

文章共: [1]
分享到: 更多
评论
当第一个评论者吧,抢沙发!
发评论
您的姓名:   您的E-mail: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如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
 
 
注意: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先登陆或注册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