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中产家庭“翻车”,惊醒无数父母:教育对孩子真正重要的是……
节目里,一个6岁杭州女孩甜心,因为妈妈安排的“课程表”一下子火了。
她的父母遵行“每个家长都不想输在起跑线上”的原则,让孩子在十多个兴趣班中来回奔走。
周一到周日,满满当当毫无空隙。
时间被计划按分钟计算,不能浪费一分钟。
于是,就有这一幕:
“你觉得爸爸妈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不好的人。”
“你刚刚一直在叫妈妈‘假妈妈’,那你的真妈妈在哪里啊?”
“真妈妈丢了。”
为了让孩子“成才”,家长的做法看起来有些极端。
但这样的做法其实代表着一种很常见的心态:
教育竞争压力这么大,生怕自己的孩子跑偏了,生怕孩子不够优秀。
快乐教育VS压力教育,到底哪个才是成功的教育?
过度养育后,“内卷式鸡娃”成热词
近几年,“鸡娃”“海淀妈妈”似乎成了教育界的网络热词。 “鸡娃”,则意为“给孩子打鸡血”,不停地让孩子去学习、拼搏。
“海淀妈妈”,则意味着生活在北京的海淀区,清华、北大就在家门口,身心精力都是在孩子教育上的高知女性群体。
这些热词的出现,揭露了家长们在孩子教育问题上的严重焦虑感。
前阵子,PET英语考试线上报名系统开放后立刻瘫痪的新闻上了热搜。
PET即剑桥英语二级考试,很多鸡娃家长把通过这个考试当作孩子小升初简历上的标配。
伴随着升学路上的高竞争,是无处不在的教育内卷。
英国牛津大学社会人类学教授项彪指出:
“内卷”这一词已经脱离了原本的学术语境,而用来指一种不允许失败和退出的竞争。
一位爸爸辅导作业时,孩子屡不听劝。
他情绪失控,点燃练习簿扔下楼,差点烧了邻居家。
一个妈妈因为太焦虑孩子的教育,给孩子报了十几个兴趣班辅导班。
而当孩子爸爸想晚上看电视的时候,妈妈让他抱着电视出去看。
孩子爸爸太委屈,说着说着便崩溃大哭。
北京顺义妈妈疯狂鸡娃的段子也曾在网上疯狂流传。
当娃要学古筝,妈妈先苦学半年。
为了给娃树立榜样,妈妈报名游泳比赛先得了中年组冠军。
中国家长的“内卷”,在全世界都是闻名的。
在美国耶鲁大学和西北大学的两位经济学教授合写的《爱、金钱和孩子:育儿经济学》一书中,就提出过这样的一个观点: “‘定终生式’的考试提升了教养的重要性,也因此为使用密集型教养方式提供了激励。”
教育可以有压力,但别盲目鸡娃
很多家长会说: “中国的教学现状就是全体学生都在超前学习。升学考核也只能看孩子的成绩,我也没办法,大家都在学,自己家孩子不可能不学?”
是啊,担心孩子考不上好大学,甚至流入底层。
担忧与欲望碰撞后,焦虑的父母不得不开始鸡娃历程。
2020年,因为突如其来的疫情,在家学习成了常事。
父母的“管教”围绕在孩子身旁,时常有孩子因学习而产生负面情绪的新闻爆出。
曾经就有报道显示,疫情期间杭州某医院青少年心理咨询门诊不降反增,业务量比平常增加了将近30%。
慢性压力和长期被控制的感觉,让孩子逐渐丧失了活力。
《自驱型成长》这本书里,拿两个孩子举过例子。
一个孩子曾经亲眼目睹自己的哥哥被暴力伤害。 另一个孩子学习压力非常大,成绩很好,但是睡眠质量很差,也时常头痛。
科学家扫描了这两个孩子的大脑,发现他们的应激反应系统的脑成像很相似。
也就是说,长期毒性压力对身体产生的伤害,和遭遇重大的创伤是相似的。
德国的心理学家们也曾做过一场大规模的比较实验。
他们发现,从小接受科学训练的孩子,确实会比以游戏玩乐为主的孩子有学习优势。
但从四年级开始,这两类孩子的学习差距就开始逐渐拉近。
到了青春期,大多数在童年以娱乐为基调的孩子,社交人缘反而会更好。
因为这类孩子更懂得表达自身的情感,并且更能够为他人着想,更具同理心。
而在父母严格计划中成长的孩子,因为总是有着“不能输给别人”信念,压力和焦虑也总是会没完没了地涌来。
在玩中真的就学不到东西吗?
在3月6日刚刚播出的《奇葩说》7总决赛里里,有个“做人最重要的是不是开心”的辩题。
傅首尔和小鹿为“做人最重要的是不是开心"提供了多元化的辩论视角。
傅首尔说: 我们所有的努力、健康、勤奋,不都是为了最后那个开心吗?
而小鹿说: 我们除了开心和快乐,人生还应该有其他价值。
开心和成长,真的是相悖的吗?
孩子们在玩乐中,是不是就学不到东西?
答案当然并不这么绝对。
蒙台梭利一直提倡“自己做、做中学”。
为什么强调要自己做、玩中学、做中学?
因为真正的学习,其实是一个习得的过程。
真正的伟大成就,也来自于发自内心的热爱。
从一次次观察、模仿,自己探索、纠偏,到最后找到答案。
只有经历过自己探索的过程,才能内化成自己的东西。
在玩乐探险中验证,父母在一旁护航。
不忙着去纠正、指错,孩子对这个世界的探索欲和好奇心才能被更好地保护。
最成功的教育,是点亮孩子心里的光
一直在做公益教育的作家郝景芳曾说起自己对6岁女儿的期待: “多创造点就业岗位,让大家不那么辛苦。”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回答,也是一个教育家的格局。
就如长江商学院MBA项目导师李一诺群说:“教育要关注的是冰山结构水面之下的部分”。
冰层之上,是外显的知识和技能。
冰层之下,则是态度、情感、价值观、思维方式,以及灵性、觉性、悟性。
这在于两点:
1、有内心有原动力的孩子才会不迷茫,走得深,走得远。
2、“鸡娃”“激”的不是孩子的分数,而是他对这门课程的热爱。 我们都希望孩子成才,能适应高速发展的未来社会。
可与其说让孩子取得高分、考上好大学。不如说,最终目的是培养出孩子身上的创新力和内驱力,让孩子拥有胆识、眼光、勇气、毅力。
有调查显示,NASA工程师里,百分之七十的人都受过阿西莫夫的《银河帝国》影响,对航空航天事业有了兴趣。
马斯克更是阿西莫夫的铁粉,11岁时被科幻改变了一生。
财富对他来说只是数字,真正驱动他前行的是对宇宙奥秘的热爱。
2016年,继刘慈欣后第二个获得雨果奖的中国作家郝景芳,从9岁时,就开始翻阅着厚厚的科普书。
全凭个人兴趣的驱动,她“顺道”考上清华物理系,写科幻小说,做儿童教育的创业者。
考上好大学了,就开始打游戏、谈恋爱、逃课睡觉的案例并不少。
比如,曾就有多个高校大学生被迫退学的新闻在高校圈炸了锅。
父母有眼光,孩子才能把梦做大一点
说到底,激发孩子的内心之光,是教育的内核,同时也是家长最重要的任务。唯有如此,一旦分数失去意义后,孩子才仍能找到学习的意义。
读书、看世界是塑造宏大世界观的最简便有效的方法。
书中的榜样也是一个人的人生起点,能不断提醒孩子要志存高远。
所以,要想孩子真的爱学习、爱思索,那就先带着孩子多读书、多看看世界吧。
这才是一个孩子真正的内功。
但管的界限,却需要把握。
易烊千玺是出了名的鸡娃,可他本来在跳舞上就是有天赋的,也热爱跳舞。
帮助孩子找到他自己的特点和形状是什么,在孩子的天赋上推一把,才是有效率的“管”。
第三、教育真正的终点,其实就是自我实现,而每个孩子都不一样。
不是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比尔盖茨、马斯克这样的行业顶尖人才。
父母把远光放长远点,才能看到每个孩子的不同。
《阿甘正传》中,主人公阿甘是一个具有先天性智商缺陷的人,时常受到同龄人的排挤与嘲笑。
“你和其他人是一样的,你并没有什么不一样。” 即便付出很大的代价,也要让阿甘与其他孩子一样得到去公立学校上学的机会。
这是一个平凡甚至简单的小人物,但他却有很多高智商者缺乏的美德:
诚实、守信、认真、勇敢,重视感情。他是一个内心真正充实的人。
所以,要想孩子在内卷的世界中找到出路,先做一个有眼光的家长吧。
父母不焦虑、有自我、有大爱,才能带领孩子把梦做大一点。
被善待的孩子,才会喜欢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