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振国:教育的五大当代使命

浏览人数:1227次 来源:互联网 作者:袁振国 发布时间:2015年10月7日
导读/推荐的理由:袁振国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主任、教授,曾任教育部师范司、社科司副司长,中国教科院院长等职,兼任国家督学、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等)
虚伪以待

经常听到一些教师、校长甚至局长、市长感叹:有些事情想做但没法做,比如素质教育,有些事情不想做但不得不做,比如应试教育。

这是一个问题。

牵扯教育的因素很多,但是作为一名教师,一名校长,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应该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必须心知肚明,方能有教育的“定力”。我国有1400多万名教师,有近一百万名校长,如果我们的教师、校长都能够坚持正确的教育观念,具有教育的定力,就将形成巨大的精神力量,教育的生态就会得到很大的改进,教育的发展就会更加健康和谐。

教育的定力来自于对教育功能、价值、使命的正确、深刻的理解。教育的功能在于育人,教育的价值在于促进人的发展,促进所有人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的个性发展,促进人的主动发展,促进人的终身发展是教育的当代使命。

使命一:促进所有人的发展,点燃每个人心中的火焰,使每个人充满成功的希望

早在2500年前孔夫子就说“有教无类”,在当时那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工业革命之后所有人接受教育才成为历史的可能。2007年我国真正实现了全国城乡免费9年义务教育,所有人接受教育不仅做到了,而且成为一种强制性的要求。但是,同在蓝天下,是不是就一定能同享教育阳光呢?

这仍然是一个问题,当然是不同层次的问题。关注一部分学生,忽视一部分学生,甚至只关注少部分学生,忽视大部分学生的现象依然存在。只关注一部分学生,只关成绩优秀的的学生,而忽视成绩后进的学生,有人称为“厚待前10名现象”。同在一个学校里,同在一个课堂上,不同学生的学习机会和发展机会大相径庭。由于升学竞争的压力,由于人性自身的弱点,聪明伶俐的、长得漂亮的、家庭背景好的学生很容易受到更多关注,被寄予更大期望,相反,那些不那么“讨喜”的学生就经常会受到冷遇甚至嘲讽。

早在上世纪80年代笔者就做过关于农村学生辍学的调查,发现辍学的学生80%以上并不是因为经济原因,而是因为在班上经常受到忽视、批评甚至嘲讽。上学对他们来说没有丝毫的快乐,而是经受煎熬,因此他们宁可逃离学校。根据期望效应的心理学研究表明,被寄予更高期望的学生会得到更多雨露阳光,性格会更加活泼可爱,学习成绩也会明显比其他同学提高得更快。

优秀的学生、讨喜的学生通常会得到更多的教育资源,比如会得到更多的提问,会得到更多的鼓励,作业会得到更认真的批改,做错了事也会得到更多的原谅。有时候,课堂上的不公平可能比硬件实施上的不公平更严重,对学生成长的影响也更大。怎么把保障每个公民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这样一个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落到实处,怎样确保平等对待每个学生,保障每个学生得到平等的学习机会和发展机会,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面向所有人的教育,对教师来说是一种境界,是一种道德,是一种教育能力;对学校来说,是一种管理理念和管理水平,需要从有利于所有人发展的角度改革课程设置和编排,进行教学制度和教学模式的创新;对教育行政部门来说,是一种评价要求,是第一质量观。

有一个城市在评价学校质量的时候重点关注后百分之三十学生的学业成绩,有效促进了全市教育质量的提高,就很值得提倡。

使命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学生的所有潜能都得到尽可能的发掘,在学习中快乐成长

人与生俱来是一个丰富的生命体,具有各方面的才能和禀赋,教育有责任让这些禀赋像破土的嫩芽笑迎东风,茁壮成长,而不是让它们削足适履,萎靡凋谢。但是严酷的现实是,重智育轻德育、重知识轻能力、重学科学习轻社会接触的情况始终没有得到明显改变。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位家长问另一位家长:“你家孩子排多少名?”另一位家长不假思索地回答:“78名”或“65名”云云。

这种没有对话背景、没有上下文的问答,双方如此配合默契,所有人都见怪不怪,问者问的是什么,闻者很清楚,答者答的什么,问者很明白——这不值得我们深思吗?学业成绩、学生在年级中考试成绩的排序成了评价学生的全部内容,成了家长和学校关心的全部内容。由于考试成绩占据了家长和学校的兴奋中心,甚至成为全部的兴奋点,学生其他活动的时间剩下的越来越少了,为此,学生的发展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比如身体素质,这最容易检测:某市《2008年全市中小学校各年级视力汇总表》中,小学二年级学生近视率为23%,到了小学三年级达到32%,小学四年级为47%,小学五年级已经高达52%。到了小学高段,有一半以上的学生存在程度不一的近视,其中佩戴眼镜的学生高达80%左右。至于高中,到毕业的时候近视率大都在90%以上。

一个全民近视的民族能行吗?可是根据国内外的研究表明,近视是完全可以控制的,学生每天增加一节课的户外活动时间,近视率就可下降20-30%,增加两节课的户外活动时间近视率就可降低50~60%,增加三节课的户外活动时间,近视率就可下降90%。高近视率主要是由于缺少户外运动导致的。

其二,学生深陷学科学习负担之中,没有了同龄人的正常的必要的交往,社会活动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社会化程度得不到正常发展机会,所以学习优秀、考试优秀与工作优秀、事业成功严重脱节,这怎么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呢?

其三,由于长期埋头于书本,埋头于习题,两耳不闻窗外事,社会视野狭窄,社会责任感淡薄,终身学习动力下降。

这些与全面发展的价值显然是背道而驰的。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为人的全面发展创设情境、创造条件,是教育改革的基本取向。

使命三:促进人的个性发展,为每个人提供适合的教育机会,为每个人的成长成才创造条件

天下没有两片相同的绿叶,更没有两个相同的人。生物的多样性是生命发展的基础和保证,个人的个性化发展是社会创造性的根本源泉。个性的消失意味着社会的死亡。

如果要说到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贡献,在笔者看来,最朴素也是最深刻、最中国也是最世界的就是——因材施教,我相信这四个字是中国古代教育思想最伟大的遗产,也是在互联网时代会不断焕发新生的教育真谛。

工业化进程之后,教育走上了标准化的轨道,效率高了,但沉重的代价是个性的丧失。卓别林的《摩登时代》生动揭示了标准化、流程化生产对人的戕害,其实标准化教育丝毫不亚于标准化流水线的后果。

现代教育以来,各国都在不断探索个别化、选择性、富有弹性的教育制度和方法,努力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条件,使不同的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变得更加的不同,而不是把不同的学生变成相同的人。

教育的个性化是一个重大、复杂、不断深化的课题。在一个特定的时间里,我们曾把个性化当做资产阶级自由化来批判,把统一规范上升到意识形态高度。现在我们当然不会这么幼稚、这么浅薄了,但是现在对个性化的深刻意义的认识恐怕还是不彻底。

我们并没有足够认识到人的个性、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是人的根本特征,是人的生命价值的本质体现。多样性的教育不仅是要造就丰富多样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种各样的人才,而且是对人的生命价值的尊重,是对生命意义的提升。因此多样化的教育,因材施教,不仅是教育的技巧,是教育的经验,而且是教育的使命,是教育的境界。

教育的考试、选拔制度基本上是一个把人纳入标准体系排序的制度。所以如何兼顾标准化和个性化才是考试选拔制度改革的重点。现在我们非常强调制定各级各类教育质量标准,这反映了从有学上到上好学转变后的客观要求。

制定标准是需要的,对保证教育质量的要求和正确的探索方法具有重要意义,但标准化是危险的,制定标准的目的是应该提供更多的选择,而绝不能导向千篇一律。

使命四:教育要关注学生的自主发展,引导学生生动地学习、自由地成长

说到教育,在人们的头脑里马上会呈现出这样一幅画面:一排排排列整齐的桌子,坐着一排排端庄的孩子,认真地或心不在焉地听着老师讲课,老师站在讲台上日复一日地、不厌其烦地传道、授业、解惑。老师讲、学生听,是千古不变的基本教学模式。

“教是为了不教”,叶圣陶先生的这句至理名言今天又有了新的更丰富的内涵。当年叶圣陶先生讲这句话,意思是要注重对学习方法的培养,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自己可以掌握学习方法,自学,靠自己学。

今天我们理解这句话显然有了更深刻的内涵:学生不是被动教学的接受者,不是固定知识的存贮者,不是教师人格的复制者,而是师生互动、课程、教学的共同创造者。从心理学的角度说,学习过程是主观建构的过程,没有主观的积极参与,就没有高质量的学习,更没有创造性的发挥。

按照行为主义的理解,人的学习过程是被动反应的过程,有什么刺激就有什么反应,所以行为主义的教育改革关注的是呈现方式和技巧的改进;但人的大脑并不是简单的反应器,人脑是加工器、是过滤器,是在互动过程中形成独一无二的认知结构的复合体。

被动学习不仅是心智的障碍,而且是人格的障碍;从社会学的角度说,今天的学习者是明天的建设者,是社会的主人,人类文明的发生发展历史,是江山辈有人才出的历史,有自主发展的学生,才有自主发展的民族性格和名族精神。用这样的观念看问题,学生的自主学习不仅是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的要求,而且是铸造自主民族性格的要求。

说到这里,我们对教师的意义有必要重新认识,对教师的角色要重新定义。我们已经习惯于把教师定位于传道、授业、解惑者,按照这样的定位,教师是先知者,是真理拥有者,是万能之人。特别是师严乃道尊的传统把教师祭上了神坛,师生之间失去了人和人的基本的平等关系和对话机制,学生的思想自由和想象空间受到了无形的抑制。

按照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要求,教师的角色则应该从演员转变为导演,教师不是自己表演,而是帮助、协助、欣赏学生表演;学生应该从观众、听众席上走向教学舞台的中心,成为表演者,在表演的过程中增长知识,增强自信,实现人格的独立。

使命五:教育要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着眼于学生健康成长和终生幸福

“活到老,学到老”,表达的是一种生命不息、学习不止的情怀,也是一种人生的生活态度。但是到了现代社会,这已经成为一种客观要求,成为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据信息学家的分析,互联网时代以来,人类的信息量迅速膨胀,现在一年产生的信息等于人类文明5000年产生的信息量的总和。

信息爆炸的同时是知识陈旧速度的加快,信息科学领域大学一年级学到的东西到毕业时已经有50%的内容被更新了。其他学科更新的速度虽然没有这么快,但也是呈现加速发展的趋势,一个人一生中应用的知识80%~90%是离开学校后在工作过程中学得的。与此同时,老的职业、工种、岗位不断消退,新的职业、工种、岗位不断出新,终身学习成为每个人的基本需要。

适应这种变化,上世纪60年代出现了终身教育理论,70年代发达国家开始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并不断向发展中国家蔓延。进入新的世纪后,终身教育逐渐被终身学习的概念所取代。这种概念的转换反映了社会对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变革的新要求。终身教育虽然把教育生涯拓展到了正规的学校毕业之后,并试图建立学校教育与继续教育相互联通的体系,但跟不上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的普及带来的新变化。

互联网背景下的在线学习使得传统教育的基本特征——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学习固定的内容变成了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学习任何内容,突破了时空限制,老师讲、学生听的基本模式也随之抛弃。运用互联网的学习能力,成为一个人更新知识、掌握新的技术和社会文明成果的广阔渠道。在这样的情况下,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态度和能力,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就成为教育的新使命。

而且可以想象,这一功能将越来越强大,也越来越挑战现有的教育模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无疑是对这种趋势和要求的敏锐把握。

反思一下现在的教育,有一个特别令人不安的现象:大学生普遍厌学,缺乏学习热情和动力。中美学者曾经有多个研究,比较中美高中生和大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后劲。研究表明,在初中和高中早期,中国学生的学习成绩普遍高于美国学生,随着学习层次的提高,中国学生的学习优势逐渐下降,美国学生的学习优势逐渐上升,到大学三年级普遍发生逆转。基于兴趣的学习,基于学生自主的学习,才能保持持久的学习热情和动力。

学习输在起跑线上并不要紧,要紧的是输在中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或书籍,其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图片、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以上图片、文字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同时以上资源内容版权归原作者及发行商所有,仅供预览交流学习使用,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确认之后立即删除。

文章共: [1]
评论
当第一个评论者吧,抢沙发!
发评论
您的姓名:   您的E-mail: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如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
 
 
注意: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先登陆或注册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