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性格内向怎么办?

浏览人数:1083次 来源:小柚子童书 作者:不详 发布时间:2015年9月27日
导读/推荐的理由:内向的孩子通常敏感、聪慧、谨慎、不张扬,这样一些性格特点造就了其适应周围环境时比较低调。不同气质特点的孩子适应外部环境的方式是不一样的,家长应该更加宽容,允许孩子以自己的方式完成这一过程。
虚伪以待

及时鼓励,给孩子勇气与自信

孩子是否合群是家长非常关心的问题。但是关于孩子的合群,除了性格特点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以往与小伙伴的关系给孩子留下怎样的独特体验:积极——消极、接纳——拒绝、亲近——疏远、独立——依附、领衔——服从、愉快——痛苦、平等——欺负、趋向——逃避。

这些都是孩子们在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时得到的体验。当一个孩子总体获得的是愉快的、正面的情绪,他就会合群,并能在群体中表现出更受欢迎的表现;反之,如果一个孩子在群体中总是感受被动、遭忽略、被排斥、受挫折、不愉快,他就不再愿意接近群体了。在这一方面,家长和老师都应该有意识地帮助孩子寻找合群的机会,鼓励孩子轻松自如地和小朋友们在一起。

家长可以主动邀请内向的孩子加入到群体活动中来,如果他在迟疑中能够接近群体,哪怕是一点点进步,都要及时肯定他的勇气。

接受孩子的个性

内向的孩子通常敏感、聪慧、谨慎、不张扬,这样一些性格特点造就了其适应周围环境时比较低调。家长尽量不要把自己对于内向性格的感觉和偏见传递给孩子,不要让孩子过早地意识到自己身上某些不能轻易放弃的东西,比如说:不够主动、不太活泼、与人交往时有点胆怯和迟疑。因为不同气质特点的孩子适应外部环境的方式是不一样的,家长应该更加宽容、等待、允许孩子以自己的方式完成这一过程。

内向本身不是问题,引导是让孩子学会灵活一些,增加一些适应能力,使其适应性更宽泛一些。如果我们断定孩子不行的话,他有可能就真的认为自己不行而放弃尝试。父母一定要耐下心来,等待孩子鼓足勇气去尝试,和成长的道理一样,总是前有目标、刺激吸引,后有鼓励、赞赏推动,交往也是一个通过不断尝试积累良好感觉的过程。

带孩子社交

经常带孩子参加一些社交活动,对其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家长有足够的耐心等待孩子“跟上”,不要期望立竿见影,也不要总是盯着有没有效果,而是要关注孩子是否流露出主动意识,有没有加入的愿望。家长为此所做的一切只是引导,不是纠正,更不是强迫改变。

为孩子牵线搭桥

在幼儿园可以安排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在家父母可以邀请几个小朋友和自己的孩子一起游戏,在游戏的过程中学会彼此适应和接纳。同时,孩子也能在交往中理解别人的感情,从被他人喜欢中找到自我肯定的感觉。

尊重孩子的成长节奏,—切皆有可能

每个孩子独特的气质是与生俱来的,后天培养锻炼可有所改善。随着孩子的成长,气质本身的色彩会淡化,孩子会沿着自身发展的途径自然成长,只要留意并加以引导,让孩子多多尝试,日后的性格未必就不能适应社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或书籍,其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图片、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以上图片、文字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同时以上资源内容版权归原作者及发行商所有,仅供预览交流学习使用,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确认之后立即删除。

文章共: [1]
评论
当第一个评论者吧,抢沙发!
发评论
您的姓名:   您的E-mail: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如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
 
 
注意: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先登陆或注册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