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写给在爱中修行的孩子们的守护者

浏览人数:1025次 来源:互联网 作者:麦穗长了 发布时间:2015年9月27日
导读/推荐的理由:无论你是教师或身为父母或者两者兼而有之,那么希望你可以看到这篇文章,也希望可以感动你!这是一个妈妈在养育孩子过程中从困惑和迷茫走到现在的心路历程!
虚伪以待

 

现在的时代,无论是现实中和网络里,各种教育机构很多很多,各种理念层出不穷!信息量如此大,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也让现在的老师和父母们困惑和迷茫。究竟该走怎样的一条路是我们每个人都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然而并非选择越多就越好。

过去的几年里,我也曾和大家探讨从幼儿教育到学校教育的各种问题和缺点。是啊,传统的教育明显不适合现在发展的节拍,大家都在声讨:家长声讨学校声讨老师,老师声讨家长声讨学生,大家都把压力转嫁给孩子。这样来来回回,最后争论不出谁是谁非和所以然。最后的结果就是大家都选择沉默,或者在心情实在不好的时候发发牢骚而已。

我今天就站在一个妈妈的角度说说,在这样的生存环境中,在这样的教育背景里,我们怎么办?

我们不能不关注教育,因为我们的孩子身在其中!我们也不能避而不谈,因为我们要一同经受!

我是一个崇尚自然养育的妈妈,是纯粹的自然养育,就是最原始的方式养育孩子。这在我养育女儿的几年过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我这样散养的方式,很多家长会觉得担心,这是正常的。但是从我的成长经历,以及我养育女儿的过程来看,这是明智之举!

当初,我辞去了工作,专心照看孩子照顾家的时候,我也是很纠结的。我知道:我可以把孩子照顾得很好,家里一日三餐起居饮食照顾得很好,孩子还能有一个快乐的童年,老公专心上班,不要为家庭琐事劳神。然而,我在家呢?几年后的我,远离职场,脱离社会,孩子怎么看我?老公怎么看我?亲戚们都会低看我。这就是把风险自己承担下来了。我们承认,作为妻子和妈妈,我们有必要为家庭付出,但是,我们怎么面对自己的未来?!这是一个很难的功课!有没有一种两全其美的方法呢?我思来想去,在长春这样的一个城市,还真是没有啊!我只能把自己的梦想都搁置起来,踏实下来,心无旁骛,每天和所有的家庭主妇一样:柴米油盐看书溜娃。当然了,只要有空隙,我也会上网,也会看书,这样的时间难得宝贵。不过女儿觉得幼儿园束缚,经常不去幼儿园,整天在家玩,我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就很少。

这样,我就养成了一个习惯:这些年当中,我依然保持着每天从灰暗的生活中寻找亮色的习惯,并把这个习惯带给女儿。依然每天都会有一点点的美好和感动,一个有意思的小发现。这是我多年来保持的一个习惯。让我和外面保持连接,让我的心温暖,不会冰冷,然后融化成爱,给我的孩子,也带给了周围的孩子和大人们。让我和孩子在大自然的变幻和四季的更迭中度过每一天!所以几年过去了,我发现啊,我没有落伍,这是一个惊奇的发现,我走在教育的前端,感谢网络,我成为网络的主宰而不是仆人。

说说东北特色的养孩子方式。在东北,常常是一家子人养育一个孩子。我们小区里,很多老人为了照顾晚辈方便,大家都住一起或者住近。这样老人帮忙接送孩子,买菜煮饭。孩子父母安心上班。所以他们过的很省心。那么他们面临的问题,就是孩子好好读书上学,没有其他需要担心的事了。很多家长都沉浸在担心孩子学习的事情上。而像我这样的妈妈就很另类。那么,我也冷静的考虑过了,我为什么没有这样的恐惧?我看了一些书,我才明白:我所经历的,也许远比很多人经历的要艰难。所以,上学的问题,还不足以构成我的恐惧。这和我的成长经历有关。

说说我自己的童年和我的成年!我出生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在一岁多的时候,妈妈怀了弟弟,她觉得辛苦,爸爸就把我送到了外地奶奶家寄养,他们可以全部精力迎接未出生的弟弟。那时候,奶奶家虽然在省会城市,但是生活很贫寒。奶奶养育了四个儿女,年轻的时候生活窘迫,生病舍不得治,落下病根。在姑姑小的时候,奶奶身体就是不好,何况十年后把我送到奶奶身边?我年迈的奶奶,和我上中学的姑姑,这一老一小照顾我的童年生活。

这一切似乎看起来很糟。然而慈爱善良的奶奶担起了养育我的任务。我是一个散养的孩子,一直到了上学的年龄,奶奶要求父母把我接回家。而我的童年,从未有过关于父母的零星印记。

我小学六年和父母弟弟在一起生活。这对我来说是一个没有生命力的家庭。他们是提供了我基本的物质生活,除了我的成绩单没有对我笑过。我父母生养了两个孩子,而我的弟弟,恰好聪明勤奋,是传统体制下的好苗子。我呢,就喜欢些在父母看来无用的东西——画画、弹琴、摆弄女孩的小饰品。

在外人眼里我一直是个很听话乖巧的孩子,学习还不错,父母很省心。为了博得父母的爱我一直努力按照他们的方式成长,放弃了我喜爱的艺术学习也毫不吝惜。所以,孩子是不是可以为父母无条件付出呢?是的!造化弄人,高考考入一所普通大学的机械专业。我太不喜欢这个专业了,所以到现在记不住任何车的标识。我的成长过程,一直浑浑噩噩,不知道为什么活着。可我还是那样活着:专业课太多了,没有时间或者并没有反省,究竟哪里不对头。如果问我大学的收获是什么?那就是荒废我四年的青春时光学了一堆和我不相干的课程,收获了一段美好的恋情。然后就没有了。

最后点醒我的是毕业找工作。我们同学在毕业后除了一部分考研,一部分进了工厂。我没考上,现在想来,多亏没考上。那个时候,没考研的女生都被机械厂聘用,我去看了看工作环境,整洁的厂房和生产线,大学生去了就是技术指导,可以慢慢熬。我的脑海一下子浮现出电视剧中八十年代工厂女工工作的情景,那个年代,生存压力不大,物质要求低,所以女工们还算幸福。可是年代不同了,我最讨厌的就是每天循规蹈矩重复一样的生活,这是什么人生啊?!想到我的后半生,我的青春年华都要和没有生命的机器打交道,悲愤交加啊。我觉得是一种典当青春的感觉,我想我内心终于觉醒了吧!就跑到外地去找工作了。不否认,很多同学做这样的工作还不错,因为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

我的经历,和养育孩子有关系吗?当然有关,至关重要。我想说的是,在我们70后的年代,那样的社会状态下,我们可以幸福的生活和工作。然而,在现在的信息时代,完全不同了,孩子们没有自由,没有玩耍,没有童年,学习压力大,如果父母不去学习,那对孩子来说,就看不到希望!如果我们所走的路,按照老一辈的套路,都按部就班,不去思考不去读书不去反省,简单复制上一辈人的机械的人生,那么,受苦的,是孩子们!

毕业工作结婚,和其他女孩一样。孩子出生,唤醒了我最大的恐惧。就是被父母突然断养的恐惧。我害怕带孩子我希望有人帮我!所有的人都在指责我:作为妈妈怎么养不了孩子?!孩子爸爸,感情粗糙,还不会照顾我的心情!那段日子,压力都是我的,问题都要我来解决!我觉得上帝好残忍,让我这个没有体验过父母亲情的女子承受这样的考验!上天给我苦难,那是因为我更有力量吗?有了孩子的第一年,最能考验夫妻的关系。孩子的出生,很多妈妈都在为家庭付出与承受。那么,为什么我们可以付出而父亲不可以?因为母爱是本能的,而父爱是需要后天学习的。还有一点需要肯定的是:修行是一个人的事,与他人无关。修行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彰显呢?就是你最深层恐惧的事情。我的功课就是亲情,断舍分离,是心理上和父母分离,真正的独立。回望过去,磕磕绊绊,有笑有泪,那么收获大于失落。

我想了许多,我没有办法,累了心情不好了不能出去散心,唯一自由的就是上网,买书。通常是看看书,就有了力量,继续给自己滋养给孩子爱。就这样,孩子慢慢长大,我的心情好了,看书时间多了。日子就这样过去了,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我有精力带着孩子们玩耍,看着他们那么高兴,想到自己也是有用武之地的呀!孩子们围着我喊个不停,哇哇大叫!大概只有我这样和孩子连接很深的人,能带给孩子们这样的快乐并把快乐馈赠给我。那个时候,伤痛都忘掉了,就是想:反正也要看孩子,觉得自己是小人国里的冰雪女王,自信心就慢慢回来了!回看过往,展望前程,在养育女儿的过程中,乱花渐欲迷人眼,可我也因此而练就了一副火眼金睛,我没有招法,没有套路,而全凭自己的直觉!这是最靠谱的吧!就像尹建莉老师所说的,最美的教育最简单!我过的就是最简单的生活,拥有的是最遥远的梦想!

那么,为什么我的价值观念和父母的截然相反呢?我把它归结于我的原始存在和我的童年。我自己的童年经历,我父母的养育方式,让我在养育女儿的过程中,不停的思考,不停的反省,不停的颠覆,不停的超越。我敏感而善良的性格,我的天赋让我拥有很多的优势,决定了我这样的养育方式。我清楚的明白,什么是对孩子好的,什么是不好的。

我也试图去说服和改变别人,亲戚,邻居和朋友,幼儿园的老师。我信心满满,自信满满,热情满满的试图以一己之力告诉周围的人,我是对的!你们应该这样对孩子!我不图回报,只想为孩子们这么好!结果呢是身心疲惫。我们争强好胜,最后就是伤了自己。所以,亲爱的朋友们,如果你也和我一样经历过,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费尽心力,那我想就要换一个思路,是不是可以让自己更省心呢? 所以,我的建议是,当我们们选择一所幼儿园或者学校的时候,我们不抱怨,或者我们选择离开。如果我们没有更好的办法,怎么办?当我们把力量用在自己身上的时候,我们就发现:原来能够掌控的可以这样多!那就是我们不在意它,我们游戏人生。我可以用平常心去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凡事出现,必有他的缘由。我现在主要是向内看了。我也会看外面,以便于修正自己。我们就好好保护自己的力量,让自己强大起来,你更强大了,你就可以感化他人。

当其他家长谈论探讨该给孩子上什么课外班特长班补习班的时候,我轻轻的走过,这与我无关。我的亲情遇到的挑战不是要艰难得多吗?我的愿望很低微,只要把日子过好,就可以了。所以,我经常对孩子爸爸说,很多人家,其乐融融,家庭气氛好,所以孩子即使在幼儿园有些压抑,或者在学校有点委屈,回家了就好了。我们家不同,我们没有老人的亲情支持,我们如果再给孩子压力,那她要怎么承受?我们除了工作、生活,我们也没有力量多担心孩子的学习问题。我们更在意孩子的快乐。所以,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比的是你的心态。你把该给的都给了孩子,你不要侵占孩子的童年,你不焦虑,不担心孩子被落下,你就是好的心态。当你经历苦难,你才会知道,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该把握的。

是的,我现在已经能够平静下来。我发现,随着孩子的长大,该经历的都经历了,我越来越冷静了,也能够理性的分析和处理各种事了。这就是旁观者清吧。这是每个妈妈所走的必经之路。只有走过了,才会冷静下来,也才能成长。因为,童年,没有捷径啊。这段路,是我们必须陪伴孩子走的。一路上,有欢笑,有泪水,同甘共苦,这是我们的神圣所在吧!特蕾莎修女说:重要的不是我们付出了多少,而是我们在付出中放进了多少爱!

选择很简单,随波逐流更简单,如果你不去承担,那就得孩子去承担,看你把沉重甩给孩子还是留给自己,看你的担当。然而,孩子怎么和大人抗衡呢?他们是敏感而弱小的动物。因为亲情的缺憾,所以我一直如履薄冰,母爱是撑起孩子整个人生的一片天空。也许有人会说,你不也过来了吗?是啊,我过去的人生里,都在做功课,在寻找爱的功课,亲情的功课,没有发展自我。我看了多少书,流了多少泪,经历过多少和年龄不相称的沧桑啊?我们活着不光是要熬过我们的人生,我们是为了活得更精彩,享受美好的。如果你的出生家庭和婚姻都和中国传统的男尊女卑无关,那么,恭喜你,躲过此劫,你要少走最艰难险阻的人生旅程。

为了让自己省心,我学习育儿知识,我很用心的学习。虽然今后的路还很长,可是我可以骄傲的说:我从我的童年大学毕业了。我想对大家说的是:

——你毕业了,不是你的成绩有多优秀,而是你的学习的过程,有没有让自己和导师感动的故事?你付出,你就成长。在最低谷里,无欲无求,却依然保持一颗孤独美好的心,那就可以开出最绚烂的花朵,看到最美丽的彩虹!这段路,我已经走过,我们与自己同行!

年轻人历经八年打造出的国产3d影片《大圣归来》,让我泪流满面。当看到大圣因为江流儿而被唤醒的时候,我看到自己的蜕变。大圣还是原来的大圣,但是,经过漫长的封印,需要一个唤醒他沉睡的灵魂的人,这个人,能够击碎他遗忘在记忆深处的冰封,哪怕那是五百年!他让你回归自我,找到本真。我们每个人,都一样可以遇到那个唤醒我们沉睡的灵魂的人。

最后,送上这段文字:

不管如何,我感谢自己的力量,让我经历一切仍存活至今。过去很艰辛,那表明我可能有更多的力量,比别人更聪明,更有创造力。

不管如何,我感谢我所遇到的各种因应,感谢所有的艰难,所有的美好。过去的岁月虽然辛苦,但是,我好好感谢那些岁月的探讨、执着、不适和勇气,还有我的梦想。

我感谢自己的内在生命力,也感谢宇宙万物和大自然,伴随着我的成长,不离不弃。我要感谢我自己,把我带到这里——天地人世间,体验了亲情的冷暖,体验了各种情感的交融。

感谢我遇到的所有值得尊重的生命,我的历程因为和你们的相遇而美好。

最后,感谢我的独一无二!

这是我看玛莉亚.葛茉莉的演讲时,有感而发整理成的写给自己的文字,希望我的文字可以给你共鸣!为什么我可以晾晒自己的心了呢?因为我现在生活在光明中了。也希望这光明可以带给你们每一个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或书籍,其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图片、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以上图片、文字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同时以上资源内容版权归原作者及发行商所有,仅供预览交流学习使用,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确认之后立即删除。

文章共: [1]
评论
当第一个评论者吧,抢沙发!
发评论
您的姓名:   您的E-mail: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如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
 
 
注意: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先登陆或注册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