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支”奖券与父母如何做到高品质陪伴孩子

浏览人数:1282次 来源:民间智库 作者:裘志刚 发布时间:2015年9月13日
导读/推荐的理由:   下边的这幅照片是摄影师在孤儿院的一个操场上拍摄的,当时这个六岁的稚嫩的小孩用粉笔在地上画了一个大大的妈妈的图像,然后脱掉鞋子慢慢的走到了妈妈心脏部位,缓缓地躺下,蜷缩在地上,很无助,让人看了很心疼。他似乎在呼喊:“妈妈,你在哪
虚伪以待

 

下边的这幅照片是摄影师在孤儿院的一个操场上拍摄的,当时这个六岁的稚嫩的小孩用粉笔在地上画了一个大大的妈妈的图像,然后脱掉鞋子慢慢的走到了妈妈心脏部位,缓缓地躺下,蜷缩在地上,很无助,让人看了很心疼。他似乎在呼喊:“妈妈,你在哪里?”他是一个孤儿,他在呼喊,他希望妈妈能够在身边。而我们的孩子呢?您说我在孩子身边啊,可是在身边就是在陪伴着孩子吗?

家长由于每天忙于工作,都或多或少地忽略了孩子,看到孩子没有家长陪伴而变得可怜兮兮的样子,就感到内疚,于是就大把大把地给孩子钱,想以此补偿孩子。可是这样做的结果却更糟,因为孩子的精神成长,最需要的是家长的人本身。尤其是在孩子生命的早期,他们需要家长与他一起度过一些时光,家长通过与孩子在一起相处,消除孩子与生俱来的恐惧。同时,通过和孩子在一起,孩子才有机会学习“人”的各种行为方式。更重要的是,只有跟孩子在一起,家长才有机会表达对孩子爱、接纳、鼓励、表扬和欣赏的感情,而这种情感是孩子精神人格成长必不可少的养分。

有一个小女孩,妈妈在她两岁的时候因为忙去了外地,把她留给爷爷照顾,而爷爷眼睛有毛病,看东西眼睛斜。一年后当妈妈再回来看到女儿的那一刻她震惊了,原来女儿有了跟爷爷一样的毛病,眼睛斜了。这位妈妈非常痛心,赶快把女儿接到了自己身边。经过两年的矫正,女儿的眼睛才恢复过来,妈妈很有感触:“一定要把孩子带在身边,这样才能给孩子最好的语言、行为环境。”

如果在孩子的生命早期,缺乏家长的陪伴和关爱,那么他的行为就一定会出问题,他会变得注意力不集中,脾气暴躁、性情乖戾、自我价值低下、情绪低落、极度自卑等。而最明显的是农村的留守儿童,这些孩子因长期缺乏父母的陪伴出现了很多问题:早恋、打架、逃学、上网、偷盗等。而这些问题会让孩子根本没有心思去学习,他会活在自己的内心世界里,去体会自卑、自怜、无聊、无助,而对别人,对他身外的世界没有一点兴趣。

《中国之声》曾经采访过浙江的一位老教育工作者,这位老人通过《中国之声》忠告天下父母:就是讨饭也要把孩子带在身边!

如何做到高品质陪伴

有些家长又有疑问了,我专门辞职在家带孩子,给他做饭,带他去玩,可是孩子还是不听话,上网打游戏……我陪伴他了啊,怎么还会这样?这里要给大家纠正一个普遍的错误认识:以为在孩子身边就是陪伴孩子,这是我们家长朋友认识的一个误区。待在孩子身边并不一定是真的在陪伴孩子,关键是看我们是否真正参与到孩子的活动中或是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中。很多家长说当孩子玩耍的时候就在旁边看着他啊,没有离开,“看”和“参与”是两个不同的活动,更是区别很大的行为,那什么是真正的陪伴呢?真正的陪伴是:在陪孩子时全心全意,放下所有的事务,全身心的投入和孩子玩闹、游戏、活动,一起做事……只有参与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世界,这时候再去指导教育孩子就非常简单了,因为孩子愿意听你的。

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有不同方式的陪伴,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家长要学会参与孩子的游戏,听孩子讲话。我们都知道,每当你接孩子放学回家,他的小嘴就叽叽喳喳说个不停,所以我们要学会听孩子讲话,并且学会去引导孩子去说,经常问他这样几句话:今天在学校开心吗?发生了哪些好的事情?你有什么好的表现?……让孩子通过你的引导往好的方面发展。这时的孩子是好动的,喜欢游戏的,也是通过游戏学习成长,所以家长不要有“这样的游戏真幼稚”的想法,要参与到孩子的游戏中去,这样可以给孩子尊重,让他感觉父母重视他,和他是平等的。对于高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所以再提学习的话他会感到反感,那么我们就要学会从生活入手,了解孩子其他方面得情况,多和孩子谈话,了解孩子,尊重孩子,再给予学习生活上的指导,给予充分的信任,是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最需要的。

心在,就是陪伴

很多家长说我工作太忙,根本没有时间陪伴孩子,难道我们真的没有办法陪伴孩子吗?这里给各位家长分享一个真实的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台湾。一个爸爸在他女儿四岁的时候去世了,他在弥留之际给女儿留下了一封遗书,就是这封遗书陪伴了女儿十年,让女儿健康快乐的长大了。

爸爸给四岁女儿的遗书

给可爱的女儿:

爸爸和你玩了好多次躲迷藏,每次都一下子就被你找出来。

不过这一次,爸爸决定要躲好久好久。

你先不要找,等你十四岁(还要吃完十次蛋糕)的时候,再问妈妈,爸爸躲在哪里,好不好?

爸爸要躲这么久,你一定会想念爸爸,对不对?

不过,爸爸不能随便跑出来,不然就输了。

如果还是很想爸爸,爸爸就变魔法出现。

因为是魔法,不是真的出现,所以不犯规,爸爸不算输。

爸爸的魔法是:趁你睡觉的时候,跑到你梦里大玩游戏;

在你画图画爸爸的时候,不管好不好看,你觉得是爸爸,就是爸爸;

当你拿爸爸的照片看时,爸爸也在偷偷的看你……

要记得,爸爸一直都陪着你!你已经是四岁的大姐姐了。

爸爸要拜托你一件事,要你照顾和孝顺爷爷、奶奶和妈妈,

看你是不是比爸爸以前做得好?

有多好,妈妈会告诉你的。

爸爸猜想,我们这一次玩躲迷藏要玩这么久,爷爷、奶奶、妈妈有时候看不到爸爸,他们一定会偷哭。偷哭就是犯规、就是失败。

他们偷哭,你就要逗他们笑,不然游戏输了以后,他们一定会哭得更厉害了。好不好,宝贝?

你们是同一国的,来比赛看你厉害,还是爸爸?

准备好了吗,比赛就要开始了!

十年后女儿的回信

给最爱的爸爸:

爸爸,我找到你了!

爸爸,你知道吗?

这些年,我很厉害呦,妈妈说我做得比爸爸你还要好呢!

爷爷、奶奶和妈妈犯规时,我都很努力的逗他们笑。

而且爷爷奶奶需要帮助时,我都有乖乖听你的话。

爸爸……我是不是赢了?

不要担心,我很勇敢。

因为我知道爸爸永远都在我身边看着我,

陪我哭、陪我笑、看我闹别扭。

你真的好厉害,你的魔法让我变的很坚强,让我变的更茁壮。

我很幸福,因为有爷爷、奶奶、你和妈妈陪着我!

我不孤单,爸爸也不会孤单,因为有我陪着你。

所以爸爸,你不用替我操心,我已经是个十四岁的大姐姐了,我已经懂事了。

爸爸你可以变作星星,在天上安心的看着我。

爸爸,我画了幅画,是我们全家呦!

你想我们的时候,就看着这幅画,

你想我的时候,我就变魔法,让你在我们的梦里来游玩。

爸爸,我真的好爱你!

可惜比赛结束了……

爸爸,我赢了……我是不是可以哭了?

陪伴,很多时候,未必是身体的陪伴,而是心的陪伴。

请陪伴您的孩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或书籍,其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图片、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以上图片、文字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同时以上资源内容版权归原作者及发行商所有,仅供预览交流学习使用,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确认之后立即删除。

文章共: [1]
评论
当第一个评论者吧,抢沙发!
发评论
您的姓名:   您的E-mail: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如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
 
 
注意: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先登陆或注册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