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陈钱林说家教:多读书,多看报,少追分数多聊聊
手是第二大脑,动手使孩子变聪明
如果合适,早期开发智力,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为什么说“合适”?因为一个孩子一个样,世界上还找不到适合每个孩子智力发展的金钥匙。但大体上有个规律,如智力发展需要载体、智力发展有关键期等。
钢琴、绘画是培养智力的有效载体,跳绳、爬树能培养智力,玩泥巴、打水仗也能培养智力。选择什么载体,要观察孩子的兴奋点在哪里。
女儿杳杳与儿子杲杲的智力开发,在婴幼儿期就开始了。我特别鼓励孩子们玩创新游戏。自创的下棋法、过家家游戏、演历史剧、儿童剧,都利于培养智力。
孩子们2岁时,为了培养数学兴趣,我教他们用火柴梗摆数字。先摆个位数,再摆多位数。不管摆得怎样,我都表扬。过了一段时间,孩子们迷上了,整天将火柴梗摆来摆去。火柴梗太细,我怕影响视力,就有了“发明”:就将筷子剧成段,代替火柴梗。
孩子3岁开始,我教他们用筷子摆算式。先是一位数的加减算式,接着是两位数的加减算式,后来是多位数的加减乘除算式,最后是由横式变成竖式。杲杲更喜欢用筷子摆算式,杳杳喜欢用长短不一的“筷子段”摆“画”。
摆数字,画画,为什么非要用筷子摆?这里还有个动手的训练。手是第二大脑,动手使人变得聪明。
会玩才会创造
许多人听到创新能力,仿佛与重大发明有关,好像很遥远。实际上,创新就在身边。孩子玩垒积木的游戏,时而摆个别墅,时而摆个狗窝,也就是创新。家长看到这些创新,有意识地加以引导,创新能力培养也就会信手拈来。
女儿杳杳与儿子杲杲喜欢玩过家家游戏。我参与了几次后,引导孩子们演“连续剧”。比如他们俩自编的“历史剧”第33集《赵云变将》,讲关羽与赵云比武的故事。
第二天,孩子们接着做这个游戏,记录为第33集(下)《三兄弟分散》,讲了刘备、关羽、赵云与机器人大战的故事。这些事看起来很荒唐,可玩的过程,处处都是创新。
幼儿时,孩子们喜欢在纸上画画,正面画满了,转过来画背面,背面画满时,又转过来。转来转去,他们突然告诉我,说纸的背面的背面就是正面,并因为这个发现而非常兴奋。本来这也没什么,可我大加鼓励:“非常了不起,看看还有什么规律?”当时他们的“发现”也就限于此了。
想不到几年后,孩子们惊奇地说,纸的背面的背面是正面,与飞机在地球绕一圈回到原来的地方的道理是相同的,由此,他们估计宇宙的空间,转一圈也会是一个圆。
有一天,他们又说,发现时间也是个圆。我问什么道理?孩子们就在纸上演示:一天画一个点,一天一天下来,纸的一面画满了,画到背面,再画满了,转过来还是正面,“这不就是圆吗?”
孩子的这些思维,尽管在大人看来可能有点可笑,但在我家,会受到莫大的赏识。
从幼儿期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
孩子的学习,宏观上要听老师的,微观上要自学。为什么要听老师的?因为学科知识都有体系,如果没有老师的宏观引领,学习容易走弯路。为什么要自学?这既能帮助孩子寻找最佳学习方式,又是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
儿子杲杲小学开始不做作业,中学阶段下午在家自学。女儿杳杳初中开始自主选择作业,高中隔周在家自学。他俩从高中开始都表现出较强的自学能力,与我的这种思想及引导是有关的。
孩子们的自学,从幼儿期就开始了。当很多孩子听着妈妈讲故事的时候,我尝试着让孩子们看图文并茂的故事书,并引导他们讲故事。
他们想怎么讲就怎么讲,我都给予赏识。越赏识,他们越喜欢讲,也就越喜欢看书。我没有刻意教孩子识字,但日积月累,孩子们上小学前,儿童读物基本上能读得下来。
每个孩子都喜欢提问题,家长往往喜欢以最快的速度给孩子正确的答案。我觉得,孩子有了问题,正是引导自学的好契机,不宜过早给答案而放弃了契机。
因此,对于孩子们提的问题,我大多情况叫他们先自己想办法。自己想办法,不是说放手不管,我会在几天后再询问,孩子或说找到资料了,或说找老师问了,我都表扬,不只是表扬解决问题本身,更表扬他们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
上学后,孩子们尝试拓展学习、超前学习。长期以往,孩子们从自学习惯中慢慢形成自学能力。我的体会,孩子不会自学,最好的办法,是早点尝试自学。正如孩子不会游泳,最好的办法是早点进游泳池一样。
从看电视、喝饮料开始锻炼自控能力
每个人作为自然人,都具有动物本性,在这个充满诱惑的社会,如果缺乏自控能力,很容易出问题。
女儿杳杳与儿子杲杲出生后,我家3年不看电视,等初步养成良好习惯之后,电视开禁,我总是事先选择可以看的节目,不允许看规定时间之外的节目。孩子们看了规定的节目,时间一到,尽管意犹未尽,也必须关电视,这个过程很利于自控能力的培养。
孩子们小时,饮料基本上只是牛奶和水,各式各样经过加工的饮料,除满足孩子好奇心喝一点外,我不提倡喝。孩子们从小就少喝经加工的饮料,他们也很习惯。
饮料毕竟好味道,对孩子们来说,从小控制好味道的饮料,不失为培养自控能力的良方。这事曾受到亲戚的反对。后来,凡酒席上,或到亲戚家,我允许孩子喝任何饮料,可在家里还是喝牛奶和水。
上一篇:一位农民工给儿子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