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不是成王败寇而是望子成人

浏览人数:1099次 来源:新华博客 作者:易中天 发布时间:2015年8月31日
导读/推荐的理由:无为,并不是不作为,而是真正的有为。
虚伪以待

  我的教育方法就是不教育,就是无为而治

  可以说,我是一个一等爸爸、二等丈夫、三等教授。

  对于孩子的学习,家长们可谓操碎了心。孩子每一次分数的浮动,都牵动父母紧张的神经。但有的时候却适得其反——无论你多么呕心沥血,多么全力以赴,孩子却依然我行我素,丝毫不配合父母的“宏伟计划”。像犯犟的水牛,任你鞭子狠劲儿抽,就是原地不动,就是不愿读书,让父母无能为力。

  在我女儿出生那年,我刚考上研究生,在异地求学。后来女儿开始识字、我就给她写信,起初非常简单:贝贝,爸爸想你。女儿把我写给她的信当宝贝,不停地看,不停地念。然后随着我写给她的信越来越长,她认的字也就越来越多了,在读信的过程中,女儿很自然地培养起了阅读的习惯和学习的兴趣。孩子一旦有了学习兴趣,家长就不用那么操心了,所以到后来,我们夫妻两个不用天天盯着孩子的学习,反倒要监督她多休息、多锻炼身体。从监督孩子学习到监督孩子休息,这是一个本质上的区别。那时候,很多学校请我去介绍教育孩子的经验,我说我的教育方法就是不教育。

  我这么说并不是想故弄玄虚,我所讲的“不教育”,其实是一种无为而治的思想。在教育子女方面要真正做到无为而治,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一定要在家里营造一个民主的环境,比如说可以什么事都跟孩子商量着来;二是营造好的学习环境。有了这两样,便可以省去许多操劳,真正享受无为而治的快乐了。

  包括女儿的婚姻也是这样,我还真没有催过婚,那我们家女儿主意大得很。女儿大一的时候寄来一张照片,我跟她妈一看,怎么是两个人?那小子公然还把手搁她腰上面!后来弄清楚了,是她男朋友,我就向女儿表示祝贺。大学毕业以后,他们分手了,我又向女儿表示祝贺。最后,女儿是自己买房把自己嫁了。

  我只教孩子感兴趣的东西

  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许多父母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早早便开始往孩子稚嫩的生命里填灌各种知识,什么兴趣班、培优班悉数报上,大有“头可断,孩子不能不趁早教育”的架势。

  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们这样望子成龙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此类做法却值得商榷。现在我们的教育评价目标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成王败寇”,教育的根本目的已然忘掉了。父母一味地望子成龙、望子成材、望子成器,教育本该以人为本,那么首先我们得望子成人才对,能把孩子教育成人才是我们最大的目标。

  成人的四大标准可以概括为八个字:真实、善良、健康、快乐。我的真实标准就是不说假话;善良的底线就是恻隐之心;健康包括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而心理健康比身体健康更加重要;成功不成功,是否出人头地,是否光宗耀祖,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快乐。

  我不赞赏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把很难懂的东西教给他,比如背唐诗、背元素周期表什么的,我觉得这样做简直是对孩子天性的无情摧残。我就从来没让女儿背诵过唐诗,我教她的东西一定都是她感兴趣的。这样学起来,女儿感觉既轻松又有趣。毕竟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这个道理谁都懂,但是真正做到却没那么容易。

  在我看来,考核你是不是好家长的标准,就是看你的孩子快不快乐。剥夺了孩子的童年,你永远赔不起。家长们可以好好思考和体会一下。

  用“四项原则”引导孩子走向未来

  孩子一路成长,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再到大学,在这个过程中,高考无疑是很关键的一步,读什么样的大学、选什么样的专业、如何去学……相信每位家长都不敢等闲视之。我同样遇到过此类问题,但我没有像其他家长一样为孩子安排好一切,而是为孩子制定“四项原则”,然后放手让孩子去翱翔。

  “四项原则”指的是:第一项,孩子选的专业应该是自己感兴趣的、喜欢的;第二项,选的专业应该是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第三项,选的专业应该是毕业后从事的工作有创造性的;第四项,最好还是能够赚钱的。

  另外,我还设计了一个三维坐标系,X轴、Y轴、Z轴分别代表城市、学校和专业。至于城市,我首先排除了厦门。为什么呢?我认为孩子到了18岁,一定要把她赶出去,别留在身边,不要老在你的翅膀底下,你要是老捂着她,孩子肯定长不大。关于学校和专业,我并没为女儿规定什么。最后,在“四项原则”的引导下,我的女儿选择了上海同济大学,学业成绩优秀,发展得很好,年年获得一等奖学金。毕业后她和丈夫落户上海,如今已是一位事业成功的女性了。

  很多家长都喜欢给自己的孩子下达指令,而我提出的是仅仅供女儿参考的指导性意见。一个“指令”,一个“指导”,一字之差,但折射出来的教育思想却是天壤之别,在倡导民主、尊重孩子天性的今天,其意义不言而喻。

  我希望中国社会的改革和教育能让每个孩子、每个公民都真正成为真实、善良、健康、快乐的人,这就是我的期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或书籍,其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图片、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以上图片、文字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同时以上资源内容版权归原作者及发行商所有,仅供预览交流学习使用,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确认之后立即删除。

文章共: [1]
评论
当第一个评论者吧,抢沙发!
发评论
您的姓名:   您的E-mail: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如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
 
 
注意: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先登陆或注册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