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感是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孩子的心灵就像一个无限的宝库,等待我们去启发、去发掘。亲子互动及教育孩子的过程应是喜悦的和探索性的,本部分提到的这些特质是每一个孩子都应该具有的,也是所有父母应该给予孩子的。希望每个孩子未来都有个健康、强壮的心灵。
5.健康感是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最近几年,小朋友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尤其是在疾病方面。比如常见于儿童的三大过敏性疾病:气喘、异味性皮肤炎以及过敏性鼻炎,还有最近的甲型流感,也让很多家长跟小朋友开始担心了。这里我们就来谈一谈健康感,谈一谈如何加强小朋友跟父母的自觉的健康感。
首先,父母和老师要运用正面的暗示及引导来加强小朋友的健康,而不要暗示负面的健康。什么叫暗示负面的健康呢?就是许多大人常告诉小朋友“你穿这么少会生病、会得流感”“手洗不干净,等一下病毒就让你生病了”“你生病了就会发烧,发烧就会死掉,死掉就会到天上去”等等,诸如此类的负面暗示,请记得尽量不要说。
举个例子。我有一个学生,他上了我的课之后突然发现:“许医师,我终于明白我的小孩为什么一天到晚生病了,因为我给他取了一个外号叫做‘卫生纸’。”我就问他,为什么给自己的小孩取个外号叫“卫生纸”呢?他说:“许医师啊,你不晓得,我这个小孩手一碰到冷水就打喷嚏、碰到毛绒玩具就气喘、衣服穿少一点就感冒,他的身体真的很弱啊。所以,后来我们的亲朋好友都叫他‘卫生纸’了。”我告诉他:“因为你一直叫他‘卫生纸’,他就把自己当成卫生纸,身体也真的就跟卫生纸一样柔弱了。”大家知道卫生纸──风一吹就破、沾了水就破,那么卫生纸般的身体当然就不好。因为,儿童的创造能力很强,而且身体会听我们头脑细胞说的话,这一个“卫生纸”的负面暗示于是对身体健康就产生了不好的影响。
所以,如果小朋友稍微感冒或发烧,你要告诉他:“你天生就是健康的,你的身体很棒。现在生病只是一个暂时的现象,虽然你现在发烧、咳嗽,可是等一下你就会好了,你会越来越健康。”可是父母通常会很紧张,往往小朋友一有个风吹草动,父母就把它想成“等一下就糟糕了、又要上医院了、又要注射点滴了、又要吃药了……”。各位父母,当你一紧张的时候,小朋友就更紧张;当你投射很多负面的担心给小朋友,小朋友生病的情况也会越来越严重。以我自己为例,记得我小时候也常会感冒发烧,而且非常有趣的是,好几次感冒发烧都是发生在考试的时候,尤其要是考试成绩不好时,也会发烧。这是因为我在每次考试之前都会很紧张,想着万一自己考不好怎么办,担心考得不好要被老师和父母骂了。
当人在过度紧张和担心自己做不好的时候,就会生病。很多小朋友之所以生病,就是因为害怕被父母责备。许多专家一致指出──小朋友生病都是想要告诉爸爸妈妈,“你们不要给我那么大的压力,我有很大的压力啊!”他们常常通过生病,来放下压力,借以希望父母给他更多的爱和关心,还有陪伴。
尤其,现在的父母都非常忙碌,当孩子需要父母时,父母也只能跟他说:“你自己要坚强啊!”“你自己要独立了,你要自己一个人睡觉”……,可是,小朋友毕竟都还是小朋友,很多时候他真的需要父母的陪伴。所谓陪伴,不是逼他做功课,也不见得是要教他做什么,只是在身边搂搂他的肩膀、摸摸他的头,在旁边用一种鼓励和温柔的眼神看着他。当小朋友得到这样的陪伴、称赞与鼓励时,小朋友的健康力便会增加。
有三句很重要的话,请父母要经常告诉自己的小孩──
一是:“小朋友,你的身体天生就是健康的,你天生就很棒,身体本来就很棒。”如此不断地给小朋友做正面暗示。
二是:“小朋友,身体有很棒的自我恢复力、自我疗愈力。当你不舒服或是生病了,你的身体会把自己治好,因为每个人都有很棒的免疫力。”经常加强他对身体健康的信心。最坏的情形,就是常让小朋友觉得“怎么他又生病了、他常常容易生病、他下一次又会再生病”这种非常负面的想法一定要避免。
三是:“小朋友,如果你有什么不开心或遇到了压力,可以把它说出来,不见得要用生病的方式来得到爸妈的在乎和重视。”
当我们知道如何去加强小朋友对健康的信心,小朋友就会越来越健康、越来越有活力,也会越来越快乐了!
问:小孩到小学五六年级都还会经常尿床,怎么办?
答:首先你得带孩子到儿童泌尿科检查,看是否有器官的问题。如果没有,那你要检讨家庭的气氛,是否父母常吵架、打架、闹离婚;或父母某一方,或主要照顾者经常用打骂、威胁的方式对待小孩,比如“你再不乖我就不要你了,把你送走”之类的话,令孩子心生恐惧及不安全感,才一再出现尿床的行为。
6.恩宠感伴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我们都知道,父母永远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但我们也不要忘记了,亲子关系真正的核心是美满、是快乐,是要让小朋友能够在一种觉得幸福、美满的感受当中成长。这也就是所谓恩宠的感觉,叫做“Sense of grace”。
曾经有个小朋友来看我的门诊,他跟我说:“许医师,妈妈变成魔鬼了。”一问之下,小朋友说自从上了小学之后,妈妈就开始注意他的功课,然后也开始盯着他写作业,每次当妈妈在教他功课、盯他写作业时,就突然变得好凶。所以,这个小朋友就觉得很奇怪,想着怎么一个原本温柔、慈祥的妈妈,突然变成一个严格,甚至会打他、骂他的妈妈了呢?小朋友一时适应不了,以为父母已经不爱他了,于是就遭受到了身心的痛苦。
许多小朋友都有类似的经验,当他们从幼儿园升到小学,或是小学升入中学时,会突然感受到一种身心的痛苦和压力;如果学校的老师又刚好属于严格教导式的,小朋友有时就会适应不了,可能因此开始拒绝做功课,拒绝上学。父母叫他起床上学,就好像第三次世界大战一样,每天早上都得上演一场“起床大战”。父母如果开车送他上学,他两只手会拉住汽车的车门,好像要赶赴死刑去行刑一样夸张。到后来,父母也痛苦万分。
可是,为什么会变得这样呢?原因正是:在学习跟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已经失去了恩宠的感觉,取而代之的是竞争和压力;这也是因为,很多父母自己本身就觉得这个世界竞争非常激烈,常常担心小孩子的功课输给其他人、恐怕他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上。
以前教育专家常讲一句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意思是,小朋友如果输在起跑线上,这一辈子就永远输给别人了。但是,我要告诉各位父母,小朋友如果在起跑线上跑得很快,也可能他会死在一半的道路上啊!就像龟兔赛跑一样,兔子一下子跑太快了,可能还没有到终点就已经累死了。
对于小朋友的学习与成长,我们要有一个长期的规划,而非只是跟别人比速度。否则,如果以跑百米赛跑的冲刺速度,来跑一场3000米的长跑,大概我们跑到200米、300米的地方就已经累垮了。
因此,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一定要找到自己的节奏感,让小朋友在学习当中觉得自己是被鼓励的,在成长当中能有一种幸福的感觉。避免他一想到学不好,就担心被惩罚,因为害怕被惩罚,所以才努力写功课,产生这种比较不好的心态。
父母要让小朋友明白:“今天不管你表现得如何、功课成绩优不优秀,甚至假设最坏的状况——你是全班的最后一名,爸妈永远都爱你、永远在你的身边支持着你。我们绝对不会因为你的表现不好而不爱你,我们对你的爱跟你的成绩、或你将来在社会上的成就,是不相干的。当然,如果你表现得很好、你得到老师的肯定、将来成就很杰出,你很开心、我们也很开心。但你要知道,爸爸妈妈永远爱你,我们永远不会不要你。”让小朋友在一种“知道大人是爱他的”氛围中长大。
有许多父母反而是经常跟小朋友说“你不用功,爸妈就不要你了”“你不听话,我们要把你赶出去”或者“如果你表现不好,你就一切靠自己吧”。各位,这是威胁,这样的父母叫做恐怖分子!建议千万别对小朋友们说这些话,因为小朋友很单纯,有时候他会信以为真的。
我就辅导过这样一个小朋友,他会偷东西、偷食物,当我问他为什么偷食物时,小朋友说:“因为妈妈说如果我功课没有写完,就要赶我出去,所以我要先准备好食物,这样我在外面才不会饿死。”我就开玩笑问他,那帐篷准备好了吗、大衣准备好了吗,你外面的孤儿院准备好了没有。我觉得这个小朋友很可爱,可是也很可怜呢。
生命需要在一种幸福当中学习,人生要有一种“我们觉得生活是充实美好的”感觉,在恩宠的感觉中过日子;不只是小朋友,大人也一样需要。如果父母太过紧张和辛苦,这也会让整个家庭的生活品质下降。
所以,一定要让整个家庭的气氛好,如果这个家的气氛好、父母两个人手牵着手去散步,对孩子也是最好的影响。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之下,我们的下一代就会更好。
问:父母常为了孩子的事一再吵架,怎么办?
答:拜托,都生小孩了,麻烦当成熟一点的大人。不建议父母在孩子面前吵架、打架,孩子多小都不行,这是大人必须尊重孩子的地方。此外,所谓的教养态度,父母必须先沟通、协调,取得共识及默契,而非一个管教、另一个不同意及扯后腿;或反正他教育就好了,我就算不同意也不插手,因为一插手就吵架,干脆沉默好了。这种放弃态度也是不对的。
下一篇:无限感给孩子更宽广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