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调整!教育改革方案发布,高中“全人培养”时代来了

浏览人数:1052次 来源:互联网 作者:不详 发布时间:2019年7月31日
导读/推荐的理由: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给高考改革定了方向。文件提到:“2022年前全面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有序实施选课走班,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
虚伪以待

近日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

《关于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

逐步推进高考改革

小编顿时懊恼

为什么自己不晚生几年!

要是赶上了的话

就凭咱这聪明劲儿

可能也是北大清华的苗子了吧

算了算了

牛皮还是少吹

带大家来看一下具体内容吧

改革指导意见内容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给高考改革定了方向。文件提到:“2022年前全面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有序实施选课走班,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

2020年底前高中将有哪些变化

01全面实施新课程、新教材

各省(区、市)要结合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制定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方案,2022年前全面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组织开展国家级示范性培训、校长教师全员培训和中西部贫困地区专项培训。

02完善学校课程管理

(1)依照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合理安排三年各学科课程,开齐开足体育与健康、艺术、综合实践活动和理化生实验等课程。

(2)加强学校特色课程建设,积极开展校园体育、艺术、阅读、写作、演讲、科技创新等社团活动。

(3)严格学分认定管理,对未按课程方案修满相应学分的学生,不得颁发高中毕业证书。加强课程实施监管,落实校长主体责任,强化责任追究。

03有序推进选课走班

(1)适应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和高考综合改革,依据学科人才培养规律、高校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和学生兴趣特长,因地制宜、有序实施选课走班,满足学生不同发展需要。

(2)指导学校制订选课走班指南,开发课程安排信息管理系统,加大对班级编排、学生管理、教师调配、教学设施配置等方面的统筹力度,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和资源使用效率,构建规范有序、科学高效的选课走班运行机制。

(3)加强走班教学班级管理和集体主义教育,强化任课教师责任,充分发挥学生组织自主管理作用

04提高作业设计质量

(1)提高作业设计质量,精心设计基础性作业,适当增加探究性、实践性、综合性作业。

(2)积极推广应用优秀教学成果,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加强教学研究和指导。

05减少统考测试和日常考试

(1)严格执行教学计划,严禁超课标教学、抢赶教学进度和提前结束课程。

(2)严禁组织有偿补课,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

(3)减少高中统考统测和日常考试,加强考试数据分析,认真做好反馈,引导改进教学。

06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

(1)各地要制定学生发展指导意见,指导学校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加强指导教师培训。

(2)普通高中学校要明确指导机构,建立专兼结合的指导教师队伍,通过学科教学渗透、开设指导课程、举办专题讲座、开展职业体验等对学生进行指导。

(3)注重利用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各种社会资源,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指导机制。高校应以多种方式向高中学校介绍专业设置、选拔要求、培养目标及就业方向等,为学生提供咨询和帮助。

07规范学业水平考试

(1)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主要检验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习要求的程度,考试成绩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依据。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纳入综合素质评价外,国家课程方案规定的其他科目均实行合格性考试,考试内容为必修内容

(2)语数外、政史地、理化生等科目合格性考试由省级统一命题、统一组织实施,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将技术科目和理化生实验操作纳入省级统一考试。

(3)体育与健康科目合格性考试按照省级要求由地市统一组织实施;艺术(或音乐、美术)科目合格性考试由省级确定具体组织实施方式。

(4)省级统一组织实施的合格性考试应安排在学期末,高一学生参加考试的科目原则上不超过4科。

(5)高校招生录取所需学业水平考试科目实行选择性考试,考试内容为必修和选择性必修内容,由省级统一组织实施。

08深化考试命题改革

(1)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与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命题要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为依据,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省份不再制定考试大纲。

(2)优化考试内容,创新试题形式,加强情境设计,注重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增加综合性、开放性、应用性、探究性试题。

(3)科学设置试题难度,命题要符合相应学业质量标准,体现不同考试功能。加强命题能力建设,优化命题人员结构,加快题库建设,建立命题评估制度,提高命题质量。

中小学将会面临哪些改革

01中高考包含小学知识,学科考试无大纲

(1)以后的高考、中考,在小学学的内容也是必考内容,明显降低中考、高考的考试难度。

(2)从今年9月新学年开学起,全国上下中小学学校教材全都采用重新制定的新版本,以对接国家教育的重大变革。

(3)主要学科的考试将不再有考试大纲,哪个学生的知识越宽广、体系越健全而不是越艰深,哪个学生就会成为教改最受益的群体成员。

简单地说,就是学生该掌握的必须掌握,最基础的知识必须掌握,必须掌握的还要掌握牢固。这个做法改变目前全国上下几十年来早已根深蒂固的课内外教学的“奇、难、偏、怪“问题,降低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构建了符合学生成长的教育环境。

02改变“一考定终身”的不公平

高考科目采用“3+3”模式,高考成绩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成绩和3门(物理、生物、化学、历史、地理、政治6科中选3科)学生自主选择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成绩构成,作为高等学校录取的基本依据。

从“招分”转向“招人”,打破了过去以分数录取学生、一考定终身的弊端。

03所有科目都考验语文水平

(1)从幼升小一直到高考更大地鼓励每个学生增加各学科知识的宽度、广度而不是深度。

(2)提升全体学生的广泛阅读水平,让每个学生在全程12年的基础教育中逐步建立感兴趣的学科方向。

(3)高质量的阅读需要高水平的语文学习,语文重点突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在此之前,数学卷子上的字可能只有两千多字,以后题目的字数可能会有五千之多,如果阅读水平没有过关,对文字的理解能力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那对做题速度一定有很大的影响,可能会有考生根本就做不完题目。

2019年高考的一道数学题,就赤裸裸的登上了微博热搜。


04全面素质教育

(1)分类考试,不再只用分数选人。高考、中考不再全部以分数作为评定人才的唯一标准。

(2)学校从幼升小便要开始注重培养兴趣、特长。

(3)降低小升初选拔难度:

①将普通小学纳入优质教育学校或教育集团并实现直升优质教育初中校;

②强推贯通培养。不仅小升初有优质初中校直升,初中校的学生也会建立直升优质高中的机制;

③通过“校额到校”机制,让更多普通初中校的学生能进入重点高中就读。

(4)生涯教育规划必将日益重要。要告诉孩子怎么了解自己,怎么了解他人,知道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对自己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从而提前对将来的学习和人生进行规划。

中小学教育改革

提上了日程

对于学生来说

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大家要努力抓住机会啊!

大调整!教育改革方案发布,高中“全人培养”时代来了

如何应对新高考

01“小鬼当家”

(1)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首先给了学生们四条通道:统一招生、提前考试、单独招生和“三位一体”(建立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和统一选拔考试三位一体的多元化考试招生评价体系)。

(2)语文、数学全国统一命题、统一考试,数学不分文理;外语社会化考试,每年考两次。

(3)一个合格的高中生还必须在完成学业水平考试的基础上,自选三门作为高考选考科目。

这样一来,对学生来说,选什么科目,什么时候去考,用什么样的成绩来展示自己的学业状态,特别是学生的综合素质等,由过去的被动适应开始变为学生的适度自主,主动权完全掌握在学生自己手里。

02老师的挑战

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促发了悄悄的变化,就是让学生选老师。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站得住脚,还必须有一种厚重的人格魅力,同时要能胜任多角色担当:既要胜任学科教学工作,还要胜任学生成长导师工作。


03家长的挑战

家长应该主动适应“市场”,建议家长可以帮助孩子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要从课内到课外。学科和生活是相通的,如果一个学生只拘泥于课堂,那么他的源头活水会非常少,思路枯竭。

(2)要从题海到书海。理科刷题相对有效,强调熟练和精确性,但文科类更强调积累,强调思维。

许多网友表示:拭目以待!

大调整!教育改革方案发布,高中“全人培养”时代来了

来源:教育部官网、中国青年报、小学语文教师杂志、杭州本地宝


声明: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或书籍,其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图片、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以上图片、文字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同时以上资源内容版权归原作者及发行商所有,仅供预览交流学习使用,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确认之后立即删除。

文章共: [1]
评论
当第一个评论者吧,抢沙发!
发评论
您的姓名:   您的E-mail: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如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
 
 
注意: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先登陆或注册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