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sosUU:95后来了,你准备好了吗?

浏览人数:1471次 来源:互联网 作者:Jikun Zhou 发布时间:2019年3月6日
导读/推荐的理由: 对绝大多数95后而言,尽管他们在家庭中是众星捧月的存在,但在现实的社交生活中却往往不尽如人意。缺少亲密的兄弟姐妹,受限于现实生活中“平静温和”的外在,在日常生活中,95后或许难以找到最志同道合的朋友。
虚伪以待

2019年春节过后,又一批新鲜的95后被半推半就地走向实习岗位,开始了从学生到职场人的转换,进入了崭新的人生阶段。在很多人眼中,95后是让人捉摸不透的存在:


一边穷到吃土,一边花钱大手大脚;
一边中医养生,一边熬夜刷剧蹦迪;
一边吐槽油腻的中年人,一边自诩成熟的社会人;
一边嘲笑自己的幼稚理想,一边暗暗把它珍藏;
。。。。。。

至于95后们,又是怎么看待他们自己的呢?最近,我们邀请了三位95后小伙伴,听听他们是怎么说的。


95后档案速写


Mei Mei
Image producer
数字媒体与视觉传达专业
努力活地轻松,却是别人眼中的高冷艺术家



美男越越
数控专业
詹姆斯忠粉
超过200双球鞋的球鞋资深收集玩家
活在当下



Yuki
媒体与传达设计
满满少女心
二次元、Lolita、宅舞、手账、迪士尼
...



“我有我的棱角, 但柔软不伤人”


     “我其实和同龄人比起来是一个比较serious的人,表面上看起来很傻不拉叽,但很多事情会想得很深,经常会讨论一些在精神层面非常深刻的东西。很多时候我爸妈不太明白我在思考什么,他们内心希望我可以更实际一些,所以我会让他们知道接下来我并没有打算走非常特立独行的路线,我还是想找一份工作,想要结婚,想脚踏实地的。”
——Mei Mei

        更为开明的70后家长为95后创造了比较更为丰富多彩的成长环境,让他们从小见多识广,与曾经热衷于逆流而上 的“非主流” 80后、“叛逆” 90后不同, 95后更懂得权衡与所处环境、周遭人际的关系。
 
        然而在这一切表面的平静和温和背后,并不意味着95后是千篇一律的存在。相反,身为独生子女而从小养成的主角观念和自我意识,让他们早就不甘于面貌模糊的配角人生。

        真实的他们棱角分明,与众不同,勇于并乐于面对真实的自我,坚持自己的个性。只是95后在成长的过程中早已掌握了如何在坚持真我、与现实和解的关系中保持微妙平衡。



 “没有网络概念,只有圈子意识,
网络推动圈层文化”

        “最开始我通过微博、Ins 看到了跟我混一个圈的人,我会主动点赞,评论,私信,然后要到他们的个人联系方式,后来发现大家都是上海的,就发展到线下一起玩。我有一个还蛮亲近的朋友就是这样,大家都是喜欢球鞋的,我们在网上聊了很久,第一次现实中见面就是他帮我从美国代购了一双我很想要的球鞋回来,后来又因为我们是一个星座的特别合,还会聊一下感情上的问题。”

——美男越越

     

        对绝大多数95后而言,尽管他们在家庭中是众星捧月的存在,但在现实的社交生活中却往往不尽如人意。缺少亲密的兄弟姐妹,受限于现实生活中“平静温和”的外在,在日常生活中,95后或许难以找到最志同道合的朋友。

        然而,便捷的网络提供了全新的交友平台,互联网成了他们结识新朋友、拓展交际圈、认识新世界的最简便更高效的方式。
 
        尽管在很多人心中,“网友”这个词还是自带危险属性的神秘人物,但对于95后来说,“网友”早已和他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网络是真实世界的延伸,还原了他们最真实的一面。

        网络也在一个又一个真实的面孔共同作用下,组成了一张张带有同样属性、对某个领域有共同话题的社交网络。在这个真挚又亲密的社交圈内,95后寻求自我肯定和群体认同。



“肉体可以穷困,但精神不能潦倒”

     “从初中至今我收藏了有两百多双篮球鞋。高中时候我会非常节约我的生活费,一天才花三十块钱左右,我开始用省下来的钱买鞋子。其实现在也是,和朋友在外面玩,到了饭点的话我就会回家吃,因为这样比较省钱。
        现在我如果看上了想要买的鞋子,一方面我会厚脸皮再跟我爸妈要一点钱,一方面我有一些压岁钱零花钱的积蓄,或者我会考虑通过我收藏球鞋的圈子卖掉一双我不那么喜欢的鞋子。”
——美男越越
      
        从小生活在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中,95后早已习惯了物质条件的丰裕,父母们也努力给子女们提供最好的物质条件,尽力不让他们感受到经济的压力。
 
        由于大部分95后还未步入社会,所以父母的支持仍然是他们最主要的经济来源。虽然有一颗想要“理性消费”、“养成理财习惯”的心,但很多时候95后在花钱方面常常缺乏自控能力。

        当这种“高进高出”的消费习惯碰上自己的兴趣爱好,这笔在自己的热爱上的投入会成为饮食衣物类必要消费之外的主要开销,甚至无限挤压生活必要开支来更多地投入进自己的热爱。



“工作,即生活。生活,即工作”

        “最开始因为我喜欢打游戏、喜欢玩《恋与制作人》、《奇迹暖暖》这样的女性向游戏,所以抱着好奇向游戏公司投递了实习简历。在实习的过程中,我发现同事们有两大爱好:打游戏、撸猫。公司的氛围非常好,平时会一起玩游戏,交流一些游戏经验,互相分享一些自己养的猫的照片。包括我自己也很喜欢一些洛丽塔的服饰,平时穿去上班的话同事不会用异样的眼神看我。这样还不错的经历之后,我觉得这个公司是适合我的,那我以后还可以继续去上班。”
——Yuki

        优渥的家庭条件一方面让95后有能力投入金钱在自己热爱的事物上,也给了他们追求自我的勇气。所以在此基础上,95后们找工作会更倾向于关注自我的需求,而不是追求生活的稳定。
 
        95后成长的互联网时代是不断追求创新和拥抱变化的,他们对于小而美的初创公司和直播、游戏竞技等新兴职业抱有极大的热情,而不是一味追求过去求职的热门外企或是“铁饭碗”工作。
 
        自己是否对这份工作感兴趣,是否与公司文化相投,人生价值是否能在职业发展中得以实现……这些在95后的职业考量中占据着更大比重。

        在他们的世界里,裸辞、频繁更换工作并不意味着没有责任心,也并不意味着迷茫;相反地,而是太清楚自己内心到底要的是什么,于是不会在自己不喜欢的工作上浪费时间,才是对自己、对工作彼此的负责。

        95后不愿意委屈自己,一旦觉得不适合自己,他们会很快将自己从不喜欢的环境中解放出来。




“越沉重,就越要飞翔”

      “我之前认识了两三位艺术家,他们说中国的艺术圈就是混,你不会混就没办法活,你只能适应它,你能怎么办?但是我并没有觉得这是负面,要去被动地适应它,因为我内心觉得这也是交朋友的一种方式。比如最开始我为了融入,我会跟着大家学。看展的时候很多人会浑身上下穿得很时尚、花里胡哨的,而且整个状态也是很严肃安静的状态,那么我也要穿的稍微好一点不能太随便,不能太放开自我太嬉皮笑脸。但是到了后来,虽然我还是会遵循一些大家的习惯,但是我也感觉到别人并不会因为你与众不同不合群而鄙视你。你要真正有产出,你拍的照片好的话,大家还是会喜欢你,会记住你。”
——Mei Mei

        尽管大部分95后还没有真正地进入社会独立生活,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与社会生活脱节。事实上,被大量新闻媒体的信息轰炸下,甚至从学校时期就开始体会到人情冷暖的95后,对于国内民生问题、社会阶层固化、公共生活压力增加等所有残酷的现实问题,都了然于心。
 
        早早见识到社会复杂性的95后并不会在上学时只一门心思埋头书海,反而他们通过兼职、实习等方式增加人生阅历,也就是说,他们进入职场和现实社会甚至比前几代人还要来得更早,更了解真实社会中的辛酸苦楚和现实的不平等。

        但深受二次元、欧美影响的95后依然倔强地拒绝“油腻”,拒绝“死板僵化”。在良好教育之下和多元生活体验中,那种强烈的平权意识和实力至上的想法,深入95后的内心。即便现实社会仍有不足,但95后依然愿意保持乐观。


---来自Mei Mei作品 - Elephant2015(2018)
    
        I reenacted the scene of my grandmother’s sudden death who had been with me throughout my growing up.
        In the picture, the family is just the audience of this "medical incident”. I dispersed almost all of my attention to these ruthless medical devices – to weaken the family tragedy and ease the contradiction in the presence.
        I aggressively intended to smash this family fairy tale - we seem to be filial, considerate, grieved. But in the process I was unconsciously incorporating my instinct to find excuses of the contradiction.
        This set of photos is an emotional mix: my hostility to the arbitrarily changed family relationship system and temporary family relationships that were temporarily present.
        I want to show the essence of the family's original alienation. Besides, I want to remind the viewers that, perhaps when we recall the moments that are so important, we can just remember the details that are insignificant to life.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或书籍,其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图片、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以上图片、文字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同时以上资源内容版权归原作者及发行商所有,仅供预览交流学习使用,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确认之后立即删除。

文章共: [1]
评论
当第一个评论者吧,抢沙发!
发评论
您的姓名:   您的E-mail: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如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
 
 
注意: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先登陆或注册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