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研究:有这10个表现的孩子,越长大越没出息!你家孩子占几个?

浏览人数:819次 来源:互联网 作者:不详 发布时间:2017年7月13日
导读/推荐的理由:很多父母在孩子教育身上特别用心,但是孩子却没有成为优秀父母的榜样,反倒成为反面。根据哈佛的研究我们来看看有什么方面影响了孩子!
虚伪以待

 

-01- 做事犹豫不决

妈妈:“挑好了吗,是要草莓冰淇淋还是芒果?”

女儿:“恩...嗯...,我再想想...”

孩子就这样站在冰柜前呆了20多分钟,最后一样都没买......

-02- 总找借口

-03- 有拖延的习惯

-04- 三分钟热度

世界上有80%的失败都源于半途而废——做事没长性,最终,什么好像都会一点儿,但又好像什么都不会。

孩子让父母报个画画班,画了没两天,又想练钢琴;突然觉得英语不好,受了打击发誓要学好,结果没几天因为单词不多不想学了;孩子每次雄心勃勃地制定计划,结果心灰意冷地放弃计划。

这样的人从来没有体验到坚持做一件事成功后带来的喜悦,因为坚持的过程总是枯燥又充满挫折的,人的天性又是好逸恶劳。

所以,想让孩子的兴趣持续下去,不会总是“三分钟热度”。父母必须认清为什么要求孩子学习某样特长,多征求孩子的意见,给他一些发言权和决定权,让他找到自己的兴趣。

-05- 害怕拒绝别人

不懂拒绝不可怕,就怕明明所不能己,嘴上却还很不诚实地说“好的/答应”。

同学中的老好人,“诶,XX帮我带个早餐;XX你会做这道题吗,帮我看一下”。本来自己的作业都快写不完了,事情也拖了很久,可是别人让帮忙的事情总是答应好的好的,心里其实很不愿意做。

害怕拒绝别人的孩子,可能是出于胆小,害怕别人不跟他玩,没有拒绝的习惯和技巧,更多的是好面子——把自尊心放在第一位,总关注在他人对自己的态度。

所以,要让孩子维护脆弱的自尊心,他只要认清“死要面子活受罪”这个道理,就能心安理得地拒绝。

-06- 逃避现实

通常他们都是白日梦想家,有这几种表现:

喜欢随心所欲,无拘无束的生活——说白了就是向往游手好闲的生活。

沉迷游戏或是魔幻小说——它们可以引领你走进那个神奇浩繁的世界,让你逃避日常现实生活。

觉得现实世界很残酷——这是逃避现实者的常见特征,在追寻白日梦的时候常常会遭受来自现实生活的打击。

无法面对不确定环境——因为在你营造的白日梦里,你才能找到确定感和安全感。

有些时候,逃避真的有用吗?学习不好的一些孩子,因为学不好,干脆不学,导致偏科严重。

有些事情,不会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勇敢面对的勇气。

-07- 凡事自我设限

所有的平庸与低成就都是杀死自己潜能力的结果。

这个比赛我想参加,但是我怕做不到,因为有ABCD种原因。还没着手开始,就先否定自己,并给自己找了一堆不付出努力的理由。

在自己的心里默认一个“高度”暗示自己:这件事情我肯定没办法做好,就做到差不多就可以了。

这种心理暗示可以帮你阻挡任务失败带来的挫败感,暂时维护你的自我价值感。但是,却剥夺了孩子“往上再走一步”的成功机会。

总之,在孩子遇到困难和挫折时,鼓励孩子积极乐观的面对。告诉他:世界上根本没有“不行”“不可能!”“办不到!”的事情。只要你通过一定的方法和努力,奇迹一定会发生的。

-08- 害怕与恐惧

恐惧是人的本能,孩子出生后,就要面对层出不穷的恐惧。

恐惧困难、学习、未知。害怕走出第一步,害怕被家长批评、害怕被别人知道自己的缺点、在意他人的评价、害怕黑暗、害怕自己的付出得不到回报......

不敢下苦功琢磨自己,怕终于知道自己并非珠玉;然而心中又存着一丝希冀,便又不肯甘心与瓦砾为伍。

其实就是孩子心智的弱小,不愿意面对挫折感。所以,父母要鼓励孩子将恐惧的事物表述出来,耐心的聆听,对孩子的恐惧是极好的释怀。

-09- 厌学,拒绝学习

成绩不好,不想学习;成绩一般,学不进去。

孩子认为,学习需要费脑子,自我成长需要不断和自己作斗争,多痛苦啊!还不如舒舒服服躺在家玩手机看电影......

眼睁睁看着被别人超越,自己还在原地踏步。

满足与现状,不愿学习新知识和尝试新事物。觉得书本的知识已经够了,不需要再去课外积累其他知识,固执的躲在书里不到外面看一看。

-10- 总是很能吹,却不见行动

有一天,豆豆和乐乐一起上街。豆豆问:“什么样的人是好人?”

乐乐想了想,正好碰到了一个乞丐,于是说:“给那个乞丐给钱的人就是好人。”

说着,便走过那个乞丐继续往前走。豆豆:“那我们算不算好人呢?”乐乐呆住了……

这个故事中的乐乐就是言语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总是夸夸其谈自己有多了不起,而不用实际行动去执行。

考虑一千次,不如去做一次,犹豫一万次,不如实践一次,华丽的跌倒,胜过无谓的徘徊,迈出第一步,才可以收获停不住!

因为输不起的人往往也赢不了,要有勇气,人的一生如果你自己不努力,你这一辈子都有可能在原地踏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或书籍,其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图片、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以上图片、文字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同时以上资源内容版权归原作者及发行商所有,仅供预览交流学习使用,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确认之后立即删除。

文章共: [1]
评论
当第一个评论者吧,抢沙发!
发评论
您的姓名:   您的E-mail: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如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
 
 
注意: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先登陆或注册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