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说“爸”道:坚决不允许孩子考第一!为什么?

浏览人数:878次 来源:互联网 作者:胡军 发布时间:2016年4月26日
导读/推荐的理由:胡军一直以荧幕硬汉的形象示人,即使参加亲子节目《爸爸去哪儿》,给我的感觉也是“狼爸”。后来在采访中,当他提到九儿时,才知道他是铁血柔情,原来这位身怀绝技的“乔大侠”,不仅精通降龙十八掌,也颇通教育!
虚伪以待

“胡”说:“爸爸妈妈都希望你好,但是你千万记住了,不允许你考全班第一”。“只要不是第一,其它随便”。

坚决不允许孩子考第一,因为他们觉得第一是给孩子一种无形的压力,而且会很容易让她有挫败感。

考第一,这是多少家长对孩子的期盼,只要是正常家长,都会让孩子努力学习,争取考第一,这是大家持之不懈追求的目标。不让孩子考第一,那我每天起早摸黑地伺候孩子是为啥?孩子既然有实力考第一,为什么要让他考第二?

可是,现在世界精英都不是当年的尖子生,他们在班级的排名是第七名到第十七名。原因就是这些孩子人际关系更好,可以和第一名做朋友,也可以和最后一名做朋友,而且孩子压力小,生活更轻松,是创意最好的。

“考第一”,我们只是希望在考第一之后,孩子能因此有个美好的前程,而不是让孩子只知考第一,走过一个迷茫的人生。

“说实话,在台大教学十八年,我最担心的学生,不是成绩吊车尾的同学,反而恰恰相反,竟是每一科都拿第一名的传统好学生,最让我放心不下……” 一位台大教授如是说。

当我们还是学生的时候,经常被教育如何考第一,如何过关斩将在大小考试中胜出,可是,几乎没有人告诉我们,孩子考第一名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

曾经,有一个高中念建中、大学读台大,在别人眼中考起试来一帆风顺的台湾年轻人,在长期努力不懈下,终于如愿以偿来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攻读硕士与博士。当时,在他心中,“成功”的人生像是一条有轨迹可寻的直线,从麻省理工以漂亮成绩毕业,等于拿到“成功”的第一个入门砖。

但有一门陌生却又必修的重要课程,他一路稳扎稳打,加倍用心,但期末成绩出炉后,他,竟拿到了第一个不是A的成绩!

沮丧的他,有点难为情地去见了美国指导教授,甚至,带着歉意去的。然而,指导教授却十分开心的恭喜他!恭喜他没拿到A!教授语重心长的说:“我真是太替你开心了! 你从今日起,再也不必为拿A、拿高分而念书,你总算可以放胆,去做更重要、更有价值的事情了!”

那,什么才是更重要更有价值的事? 教授笑着回答:“去犯错与创新吧!借着课本教你的基础,然后去有计划的犯错、尝试创新。这才是有价值的!”

台湾小子,如当头棒喝般醒悟:什么才是追求知识的本质? 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不断寻求突破,继续为下一代累积新知,以创新动能造福人类社会,才是知识的本质。

好吃的蛋糕是本质;而好成绩,只是装饰的美丽奶油花朵罢了。奶油过多,就会影响我们品尝美味的蛋糕,反而舍本逐末。

1 “怕输”心态造成保守选择

我,就是那上面故事里的主角、曾经认错方向的台湾小子。

当我被MIT指导教授,点出求学观念上的根本错误后,其实是非常受用的。在此之前,我大概有九成,都放在完成作业、求取高分,而只拿一分的余力,用以做研究。

但后来,我大幅度更改比例,变成了两成力气做功课,八成心思做新研究。我发觉,做新的研究才是更大的挑战,收获更多,所以我选择先做研究。研究的过程,其实是一个无底洞,回报会比较慢,但这才是真正的学习过程,收获却是扎扎实实、属于自己的,可以说:那个当下锥心刺骨的B,释放我长久以来读书是为了追求漂亮成绩的功利迷思,转向真正的学习本质。

观念一改变,学习反而突飞猛进。大多数人要念六年方能结束的博士班,我四年就毕业了;因为我把时间与精神,花在对的地方、并做出了新的研究成果,最终得到了教授的肯定,毕业论文顺利通过。

2 “怕输”文化造成保守心态

回到台湾教书后,这些年来,我对当时的心情又有一层新的体悟。当年我对科科A的追求,除了从小相信认真念书就是为了追求好成绩的迷思,背后,更深的原因是“怕输”。怕输、怕没面子的心理框架,一直到现在,仍然在很多个体、甚至很多企业发展上看到,形成一种保守的文化,妨碍创新的尝试。

曾有交换学生与我分享心得。她发现,台湾去的学生,理论学得很扎实,程度一点也不输外国学生,但自信心明显比较不足,即使有自己独特的看法与观点,但不那么能够系统化组织与勇于提出思辩讨论。相较之下,“欧洲的年轻学生可能理论基础比不上我们,但他们不害怕,很敢说出口,讨论激荡,发现真的有兴趣的地方,再去深入钻研,很有创意和想象力。”

或许,大学前的游戏规则,真是如此,但是,我们的人生,从考完大学起,就再也不是科科得A者保证胜利了。

唯有能认清环境变化,敢于跨出舒适区,追求本质的创新,才能永葆成长动能。从此刻起,挣脱只求第一的魔咒,摆脱怕输的包袱,大步往前走吧!

3 教给孩子最重要的东西

看看自己走过的人生路,再想一想每一天。不禁感叹:在我人生的求学过程中,大多时刻,学校只教如何考第一名、如何过关斩将在大小的考试中胜出? 几乎没有人告诉我,考不上“好”学校、“好”科系之后该怎么办? 如何勇敢站起来面对挑战?

没有人教过我们,我们也从来不会教孩子,关于人生,种种的真实与艰难,种种的难堪与不堪。这些,反而是我在历经人生后,最想要献给孩子的礼物。

如何做? 其实很简单,提前把这些人生问题,丢给孩子去想,让他们从年轻时就开始思索、有心理准备;提前为他们灌注一些力量,而不是哪一天他们突然面对了,竟只有手足无措的份。人生不会永远顺遂、悲欢离合总无情,毕业之后的人生更不会有标准答案,我想教会学生的,是他们如何为自己找寻答案? 甚至是,能不能在犯错后,鼓起勇气选择补考,而不是沮丧放弃。

人生说穿了,就是由无数的大小考验组合而成,懂得为自己找到“人生导师”,绝对可以为自己的人生加分不少。

而什么是人生导师?“他”,可能是一份信仰、一场演讲、一部电影、一本好书,重点是里头的精神,能不能让你在历经悲欢离合时,多一点力量与勇气,继续朝能发挥自己最大价值的方向走下去?

我不是完美无缺的老师,但真心祝福每一个孩子,打开心胸、主动出击,每天都能遇见自己的人生导师、每天都能茁壮成长。

“爸”道:

林清玄送曾送给他儿子四句话:大其愿,坚其志,虚其心,柔其气。一个成功的人只要有大的愿望理想,坚强意志,谦逊的态度和温柔的气质就行了。

希望每一个孩子在爱的关怀下,能健康开心地成长,不仅拥有良好的学识,更有坚韧的品质,面对困境,不轻言放弃与退缩,做个勇敢的追梦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或书籍,其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图片、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以上图片、文字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同时以上资源内容版权归原作者及发行商所有,仅供预览交流学习使用,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确认之后立即删除。

文章共: [1]
评论
当第一个评论者吧,抢沙发!
发评论
您的姓名:   您的E-mail: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如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
 
 
注意: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先登陆或注册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