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替打骂孩子的9个方法,当妈的都应该看看!

浏览人数:948次 来源:大眼妈520 作者:不详 发布时间:2016年3月3日
导读/推荐的理由:都说棍棒底下出孝子,教育孩子的时候父母在盛怒之下经常会通过打骂孩子来发泄自己的情绪,虽说这样做可以让孩子改正自己的错误,但也经常会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今天,眼妈推荐9个代替打骂孩子的方法,父母们可以好好看看。
虚伪以待

 

1、做家务

当孩子犯了错的话,可以让孩子帮助父母做家务,比如打扫房间,做饭等之类的,在做家务的过程中,还可以和孩子聊聊他到底犯了什么错,应该怎么去补救,同时做家务还能增强孩子的责任心。这样的话,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气氛不会显得低沉,有利减轻孩子的抵触心理,顺带着还能将家务做了,岂不是很好。

2、练运动

现在的孩子一般都锻炼得少,平常也很少主动去锻炼,父母正好可以趁着孩子犯错的时候,通过运动来惩罚孩子。如罚孩子跑步,做俯卧撑,仰卧起坐等。如此一来,能够让孩子得到一定的惩罚,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还可以在运动中帮助孩子增强体质。

3、反省思过

当孩子做错了一件事情后,父母们也可以采取冷处理的方式来对待,比如让孩子一个待在房间里反省半个小时的时间,之后父母再去问问孩子知不知道自己错在哪了,如果孩子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愿意去补救的话就让孩子出来和家人一起玩,如果孩子没有真心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的话,就让孩子待到自己想通了为止。这个方法可以让孩子学会对自己做错的事负责,主动寻求补救措施,对培养孩子的责任心、自我掌控力有很大的帮助。不过,在让小孩待在房间里的时候要注意房内设施安全,窗户要关好,也不能留有尖锐的用品和一些玩具。

4、禁止孩子做某件事

禁止孩子做某件事,对于惩罚孩子来说,是一个很不错的方法。比如作业没有做完就禁止孩子今天看电视,没有把桌子擦干净就禁止孩子吃零食,没有将自己的房间收拾好就禁止孩子出去玩等。通过禁止孩子做某件事可以让孩子知道做每一件事都有原则,如果违反了原则就会有相应的惩罚。以小及大,可以教育孩子在做人做事上也要有自己的原则,不做一些违反原则的事,帮助孩子更好的成长。

5、没收心爱的玩具

对于孩子来说,没收心爱的玩具是最让孩子害怕的了。当孩子把妈妈收拾好的东西恶作剧弄成一团糟后,当两个孩子为了争玩具而吵闹不休时,当孩子在吃饭写作业时还要玩玩具时,妈妈们可以暂时把孩子的玩具没收,让孩子体会一下没有玩具的失落感,等到孩子表现好时再将玩具还给孩子。这样可以让孩子学会专心地做一件事,还可以达到暂时惩罚孩子的目的,免去了父母苦口婆心的教育,融洽亲子感情。

6、让孩子自己面对错误

有些较贪玩的孩子经常会给父母惹下不少麻烦,比如弄坏邻居的窗户,在别人家的车上乱划,在家疯玩时弄坏家里的贵重物品。针对这种情况,父母可以选择让孩子自己面对错误的方法,把邻居家的东西弄坏了就让孩子自己上邻居家去赔礼道歉,弄坏了家里的物品就得自己出钱赔偿,但可以先向父母借钱,之后再通过劳动的方式还给父母。这样做可以让孩子勇敢面对自己犯的错,自己解决问题,提高孩子的抗压能力和办事能力。当让孩子去邻居家道歉的时候父母必须陪同,先让孩子自己说出事情起因并提出解决方法,如果能够完美解决就按孩子的方法, 如果遇上比较刁难的邻居,父母可以在适当的时机帮助一下孩子。

7、惩罚父母

曾经看过一个通过惩罚父母来惩罚孩子的故事,事件中的父亲说是因为自己没有教育好孩子,孩子又年幼,所以孩子的错让父亲担,之后孩子含泪在父亲的背上抽了几鞭。自那之后,孩子几乎不犯错。宝妈们也可以效仿这个方法,让孩子知道他自己的错误行为给家人带来了伤害,这样可以让孩子在今后的行为处事中考虑得更周全,也能够让孩子深刻记住这次的犯错,潜意识中不再犯。

8、与孩子商量对策

与孩子商量对策的方法是将孩子看成大人一样对待,当孩子不听话犯了错后,父母可以跟孩子一起商量对策,决定用什么方法来惩罚孩子。通过孩子参与制定惩罚方法,会比父母单纯的惩罚更具有执行性,孩子也才能够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所在。而且孩子看到父母把他们当做大人一样看待,心中也会不自觉地有种大人的心理,间接地也会变得更懂事,不让爸妈太操心。

9、以暴制暴法

对于特别调皮,屡次犯错仍然不改的孩子来说,可以通过以暴制暴的方法。比如对于那些爱打架的孩子,如果打了别人,那就让对方也打孩子一次,让孩子知道被别人打是什么滋味,对于爱拖拉的孩子,父母在孩子急的时候也拖拉一番,让孩子知道拖拉给别人造成的影响。通过这种以暴制暴的方法,可以更直接地让孩子知道自己的错误所在。

孩子需要父母从小加以管教,管教方法也要适当,轻了孩子意识不到,重了又容易使孩子生出逆反心理。眼妈推荐的9个代替打骂孩子的方法,父母可以尝试用一下,或许会帮助你更好地教育孩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或书籍,其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图片、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以上图片、文字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同时以上资源内容版权归原作者及发行商所有,仅供预览交流学习使用,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确认之后立即删除。

文章共: [1]
评论
当第一个评论者吧,抢沙发!
发评论
您的姓名:   您的E-mail: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如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
 
 
注意: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先登陆或注册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