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身高,您关注了吗?
一、骨龄 正式名称是:骨骼测定年龄。
什么是骨龄:人的生长发育可用两个“年龄”来表示,即生活年龄(日历年龄)和生物学年龄(骨龄)。骨龄是骨骼年龄的简称,借助于骨骼在X光摄像中的特定图像来确定。在了解人的骨龄情况时,通过X光片观察左手掌指骨、腕骨及桡、尺骨下端的骨化中心的发育程度,来确定骨龄。
二、骨龄评估临床意义
目前经常需要使用骨龄评价生长发育的方面有:
①骨龄评估能较准确地反映个体的生长发育水平和成熟程度(判断处于什么样生长发育阶段,还有助于区分“早长”或是“晚长”等);
②它不仅可以确定儿童的生物学年龄,而且还可以通过骨龄及早了解儿童的生长发育潜力以及性成熟的趋势(剩余生长空间及性成熟度的判断);
③通过骨龄还可预测儿童的成年身高(判断矮小或早发育儿童是否需要治疗);
④骨龄的测定还对一些儿童内分泌疾病的诊断有很大帮助(如生长激素缺乏儿童,骨龄常常落后,而性早熟儿童,骨龄常常提前)
三、骨龄异常
生物年龄(骨龄)-生活年龄的差值在±1岁以内的称为发育正常。
生物年龄(骨龄)-生活年龄的差值>1岁的称为发育提前。
生物年龄(骨龄)-生活年龄的差值<1岁的称为发育落后。
骨龄的异常,常常是儿科某些内分泌疾病所表现的一个方面。许多疾病将影响骨骼发育,或使其提前或使其落后,如肾上腺皮质增生症或肿瘤、Alreb-ert综合征、性早熟、甲亢、卵巢颗粒细胞瘤等将导致骨龄提前;而卵巢发育不全(Turner综合症)、软骨发育不全、甲低等将导致骨龄明显落后。
四、预测身高
骨龄和儿童身高之间有着极其密切的相互关系,各年龄阶段的身高和成年后的身高具有高度的相关性,所以,根据当前的骨龄,就可以预测出还可能长多高。
五、长高方法
儿童科学增高需从合理营养、适量运动、充足睡眠入手,多吃蔬菜、牛奶等食品,保证充分营养,多参加跳绳、游泳、打篮球、慢跑、跑楼梯等运动,保证充足睡眠。除了真正需要治疗的矮身材,正常身高的孩子在发育期间是不主张用药的,如果真的觉得孩子需要增高,应该及时到正规医院的儿科问诊,由医生判断是否需要进行人为干预即生长激素治疗,切不可盲目信赖各式各样的增高药、增高仪,以免耽误了孩子生长发育的最好时机。
六、儿童运动
运动能直接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还能促进运动当晚睡眠中生长激素的分泌。同时适度的运动能增进食欲,带给您健康的睡眠,对长高有帮助。有人实践过后说:"合理运动后的睡眠如同婴儿般的睡眠。"
运动能使人长高,但也不是任何运动都能使人长高:
1、有利于长高的运动:排球、篮球、足球、芭蕾、健美操、伸展体操、跳绳、慢跑。
2、不利于长高的运动:举重、负重练习、过度运动、消耗过大的运动(马拉松等)
下面为大家推荐一些运动体操;归纳起来有12个字:热身、行走、跑步、伸拉、垂吊,跳跃
(1)热身:身体保持正直,然后上体前倾,双臂伸直用力向后上方挥动。
(2)行走:大幅度摆臂,有力地向前走。
(3)跑步:先小步跑,同时双手放在肩上,双臂屈肘向前转动;然后快速跑跳25-50米。重复4-6次,每次之间稍事休息。
(4)伸拉:踮起脚后跟,双臂伸直向上伸拉,然后向各方向伸拉。重复6-8次,中间稍事休息。
(5)垂吊:双手紧握单杠,使身体悬空下垂,下垂时以脚尖能轻轻接触地面为佳,然后做引体向上动作。男孩每天可做10~15次。女孩每天可做2~5次。要学会最大限度地用力和最大程度地放松。
(6)跳跃:双脚跳跃用手摸树枝、篮球架、天花板等。尽量使身体处于最大程度的伸展状态,跳跃是主要训练内容,每天要跳跃200次左右。
注意事项:认真做好热身运动。循序渐进,可先选择部分练习,一段时间后再进行全套练习。每周做操不少于3-4次,持之以恒,必有佳效。
七、长高食谱
注意一日三餐营养均衡化、多样化。多吃高蛋白,尤其是含有中"胺基酸"的食物,如:牛肉、肝脏、鱼肉、蛋、牛奶、乳酪、小麦胚芽、豆制品、海虾、螃蟹、贝类、海带、紫菜、及深色蔬菜、各种水果等。总之,为了使孩子获得长身体的充足营养,一定要孩子吃好、吃饱,食谱应该五花八门多种食物混合着吃,互相补充。世界上没有一种完美的食品满足人体一切需要。因此,偏食挑食吃零食的毛病一定要纠正。
八、骨龄发育
女孩
身高突增期:骨龄11~13岁
青春期:骨龄11岁后约第9个月出现月经初潮。(第一次来月经)
停止长高期:骨龄17.3岁
男孩
身高突增期:骨龄13~15岁
青春期:骨龄13岁后约第9个月出现变声、腋毛、胡须、喉结突出等。
停止长高期:骨龄18.4岁
上一篇:孩子教养的十个忠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