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父母成为孩子的牵挂
中小学生自杀事件频频发生,而且其中不乏成绩佼佼者。
一位孩子离去,就是一个家庭的坍塌。孩子身后每每发生的追责、索赔,又有多少意义?
何时,悲剧,方不再重演!
导致孩子脆弱的缘由是多方面的,但结局只能由家庭去承担。所以,给孩子的人生路途中铺设起安全的防火墙,是每一位父母应该提前预设的家庭教育责任。
看到了中央电视台的《众里寻你,寻找最美孝心少年颁奖典礼》,止不住泪流满面,感动不已。
“孝”,是一种责任,是一种担当。它不仅是孩子们做好自己该做好的事情的动力,它还是对父母的一份永久的关爱。
如果孩子们都能如视频中“最美孝心少年”那样渴望和父母永远在一起,如果他们能够想着为父母支撑起一片蓝天,他们绝对是不会走极端的!
这些最美少年,尽管他们为了父母而花去了大量的时间,但他们的学习依然优秀:赵文龙,有冲击北大清华的潜力;邵帅,中央美院附中年级前十名;高雨欣,全县总分第一名……,尽管他们时间有限,生活艰苦,可他们却微笑着顽强绽放自己的优秀。
而我们,用金钱、财富、无微不至的关爱,换回的也许是贪玩、享受、不思进取,甚至对抗、叛逆、逃脱责任。
也许,脆弱的并不是孩子,而是我们的家长太骄气!
当我们用自己的行动履行着“孩子是自己生命的全部”时,我们也应该让孩子明白,“父母是孩子应该惦记的永远牵挂!”让父母减少一份担忧,给父母降低一丝压力,为父母分担一些责任,是每一个孩子成长过程中需要学会的信念!
一个人的思想,不是象吃片药做个手术就能病除的,它需要时间去感化,需要时间去熏陶,需要时间去渲染……
我们能把一个错别字写上十遍,我们能把一道爱错的题摘抄重温,那么,我们更应该多让孩子的心灵去经历感染。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周末了,陪孩子品读一下《众里寻你,寻找最美孝心少年颁奖典礼》吧,让这些同龄少年给我们的孩子增添一些勇气、增添一些动力、增添一些坚强!
教育是对孩子心灵持续的滋润,而不是出现问题后才想起的一时的纠妄。家庭教育应该是预防教育,把问题扼杀在出现之前是最好的教育境界。教育更多的是孩子的品质、性格等人格因素的塑造,承担责任、经历挫折、学会包容、体验分享,如此等等,都是一个人成长中要学会的必须。但是,我们的教育却只是盯着娃的分数。社会有罪,但我们的家长不应该再去造罪,祝愿娃们都能在家长的引导下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