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对我们竟如此重要!最新出炉的诺贝尓奖得主喊你和孩子别再熬夜

浏览人数:707次 来源:天使在线幸福家庭 作者:不详 发布时间:2017年10月11日
导读/推荐的理由: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该睡觉的时候就去睡觉,别磨磨唧唧! 充分利用早上的时间学习和工作,因为此时效率最高 下午和傍晚时健身效果更好 最最重要的是:不要熬夜!
虚伪以待

你在熬夜时,一项有关熬夜的研究得了诺贝尔奖!

10月2日斯德哥尔摩传来消息,今年的第一个诺贝尔奖,生物和医学奖昨天颁布了,获奖者是三个美国人:杰弗里·霍尔(Jeffrey C. Hall)、迈克尔·罗斯巴什(MichaelRosbash)和迈克尔·扬(Michael W. Young),获奖理由是——“发现了调控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

这是一项经典研究,简单说,即研究生物体如何通过调节自己的生物节律,尤其是昼夜节律,使其与地球的旋转保持同步,以保证生命的稳态。

因为随着研究的深入,科学家发现,昼夜节律的紊乱,与肥胖、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内分泌代谢疾病、乃至肿瘤的发生发展都有关联。因而医生直言,这项有关生物钟的研究很直白地提示大众:

  • 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该睡觉的时候就去睡觉,别磨磨唧唧!

  • 充分利用早上的时间学习和工作,因为此时效率最高

  • 下午和傍晚时健身效果更好

  • 最最重要的是:不要熬夜!

为帮助大家更好了解,特别翻出针对睡眠的精彩TED视频,从脑神经角度给你全新的视角,特别震惊!

另外后面附上Karen Louise Weylre华德福教师对睡眠的相关演讲,希望会对你有更进一步的帮助。

关于睡眠

(作者:Karen Louise Weylre,WECC认证华德福国际督导. 翻译:花莹莹)

睡眠是儿童健康成长的主要需求。这也是基本的身体功能——我们每个人都必须留出时间睡觉。然而,如今很多孩子,甚至成人,在夜间入睡和通宵睡眠方面都有障碍。

通过睡眠,我们得以有时间消化这一天中所获得的众多感官印象、想法和活动。我们往往在一天中获取了太多的刺激,因而很难将这些全部吸收和释放。睡眠也是一种修复和充电的过程。但我们总是或多或少地受到反作用力的影响。

睡眠问题非常普遍:时间不够,所以我们总是急匆匆地把孩子赶上床;父母看着电视入睡,或是心不甘情不愿地去睡觉;睡不着——太多烦恼;睡眠时间短;需要依赖药物入睡,或者需要机器噪音催眠——白噪音。小婴儿需要有人开车转悠直至入睡,需要父母陪他们一起睡。睡眠没有得到应有的尊敬、重视和呵护。

睡眠不足的症状——触觉过于敏感,没有界限意识;散乱、过度活跃的运动;极为疲惫,无法倾听;无法入睡——难以放松,所以抗拒。对所有事物都过于敏感!只有在睡眠时间,我们的神经系统才能够得到休息、修复和增强。在清醒的时间里,“新细胞是不可能生长的”。

我们知道,睡眠不足会给我们带来这些感觉:疲乏无力、思路不清;专注力或记忆力减弱;情绪容易过度反应。儿童会出现很多行为问题;更容易感冒;易怒、暴躁、焦虑、高度紧张、亢奋。孩子也在——生长。

睡眠是追不回来的,缺觉无法补回来。孩子是太阳之子——随着日落和日出早睡早起。斯坦纳说:“在九岁之前,儿童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事实上,睡眠和饮食习惯的培养,“吸收物质并转化”,是幼儿生活中两项“最重要的教育因素”。物质的转化,无论是食物或感官印象的吸收,都是在睡眠时间发生的生理反应。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睡眠习惯呢?学习睡眠就是学习呼吸。倘若没有休息,人类就是在不停地吸入。其实我们这里谈论的是节奏。孩子学习睡眠,需要成人理解睡眠的深层重要性。为了创建一种有节奏的生活方式,有时候需要做出一些牺牲。

当我们熟睡时,清醒的部分到哪儿去了呢?在床上睡着的孩子不同于清醒的孩子:聊天、游戏、运动、说笑……灵魂是我们个性的表达。在睡眠期间,灵魂会与身体分离,因此,如果孩子和我们睡在一起,没有分床,他们的灵魂就会与我们更为强大的欲望及个性的力量交织在一起。成人白天的经历要比孩子多得多,我们完全有能力去消化吸收。但是,我们不想让孩子被我们的那些承担所污染。我们希望孩子能够成长为自己原本的样子,有自己独特和自由的个性——而不是缩小版的我们。

以下是一些有助于健康睡眠的要素:
- 拉上布帘或百叶帘,将室内光线调暗;- 房间温度凉爽舒适,保持在18摄氏度左右;- 使用中性色和图案简洁的全棉床单;- 毯子使用天然透气的纤维制品,比如棉布或羊毛;羊毛的重量和质地对睡眠有帮助;(避免使用羊绒)- 卧室里不要用小夜灯或其它电子设备;- 有陪伴孩子入睡的特别的玩具或小毯子,放在床上;- 有规律的睡前惯例;- 睡前唱一首歌,摇篮曲。

睡前惯例:
晚餐前收拾好玩具,晚餐后去卧室,换上睡衣,准备好第二天要穿的衣服,洗脸,上厕所,刷牙……点上蜡烛,讲个故事,之后可以进行睡前颂词或祈祷,盖好被子,晚安吻。这样的流程可以说是对孩子睡眠和物质转化最宝贵的补给和滋养。

入睡流程形成惯例,每天依照同样的顺序进行,强化了生活习惯,因此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孩子们对此很熟悉,仿佛是自己的老朋友。他们能够放松并感到安全。在度过充实或紧张的一天之后,你会盼望这段时光的到来。回归常态。你越多地投入并享受其中,你的孩子越能够放轻松。
每天依照相同的睡前惯例,让每件事情都能够有条不紊地完成,这不仅能让孩子感受到世界的美好,还有助于他们消化当天的所得。一切回归原位,各种不适的感觉被洗刷干净,准备迎接全新一天的到来。

3-6岁的孩子每天还需要午睡1-3个小时。如果一个5-6岁的孩子能够在每天晚上7点之前上床睡觉,那么他也可以不午睡。4-5岁的孩子每天需要12个小时的睡眠时间;6-7岁的孩子需要11个小时。一旦父母认定孩子每天需要的睡眠时间,这一需要就“没有商量的余地了”。尽管有些孩子也许不睡觉,但是,一段强制执行的休息时间会让所有孩子(包括那些不爱睡觉的)受益。停下来,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做,这是一种技能,甚至很多成人都难以做到。孩子们非常需要学习这种技能。正如我们一直强调的,成人内在足够坚定,才能确保孩子得到他所需要的。这样能够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从而为孩子拥有更充足的睡眠打下扎实的基础。

尤为关键的是,认识到睡眠的价值和重要性,建立睡前惯例,应当成为整个家庭最重要的事情。这可能需要成人做出一些牺牲,但是有助于睡眠的改善和调节,让每个人的睡前时光都更加轻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或书籍,其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图片、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以上图片、文字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同时以上资源内容版权归原作者及发行商所有,仅供预览交流学习使用,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确认之后立即删除。

文章共: [1]
评论
当第一个评论者吧,抢沙发!
发评论
您的姓名:   您的E-mail: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如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
 
 
注意: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先登陆或注册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