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川玲:老师布置的作业太难,要帮孩子完成吗?
三川老师您好,关注您的公众号差不多一年了,受益匪浅,非常感谢!最近有一个特别苦恼的问题,想了很久也无解,希望您能给一点启示。
孩子读二年级,从一年级开始就时不时的会有手抄报的作业,这么小的孩子,要完成一份包括版面设计,图画,文字等等内容的报纸,几乎是不可能的,只能家长上阵帮忙。而我本人是IT业的,对艺术和文字没有优势,又极其反感这种明显超出孩子能力的作业,就放手完全让她自己做,并告诉她,只要是自己做的,就是最好的。
结果可想而知,她的手抄报因为简陋而屡次被批评,这也极大了打击了她的自信。甚至有一个笑话:一次又为她自己做的画风极其幼稚的《珍惜时间》的手抄报担心,怕被老师批评,回家后问她老师怎么说的。她说老师一张张展示,同学们觉得哪张好看就举手。她说她的只得了两票。
我安慰她说这是她自己设计和制作的,然后问:“你有没有觉得好看的,你给谁的举手了?”她说:“有好看的,但那个肯定是大人做的。我给画的不好的举手,因为那肯定是他们自己做的。”然后说了一句让我哭笑不得的话:“只要是破烂儿,我就举手”。
首先,她居然把画的不好的叫“破烂儿”,其次,她只给破烂儿举手,我简直无语……历经此事,我仍然放手让她自己做,我相信自己做的再差也比大人帮忙做的好。但老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她的自信心也越来越差,认为自己的手抄报是最差的。她很爱读书,大部头的纯文字《哈利波特》如饥似渴的看,在外面学习画画也快三年了,可就是怵手抄报。
我现在很迷茫,手抄报已经成了我们的一个噩梦。我知道,逃避不是办法,但我该怎么办?三川老师,您能给我一些建议吗?非常期待您的回复!
霞
回复:
霞,你好!
收到你的来信的时候,我正在辅导小丸子写作业。也会因为想要她把作业完成的更完美一些而纠结。
帮?还是不帮?
帮的话,会不会让孩子有依赖的习惯,就算获得了表扬,这肯定也是不得不偿失的。不帮的话,就算我们不在意孩子的成绩,但会不会让孩子丧失了自信心呢?尤其是当学校布置的作业,超出了孩子的能力范围的时候,尤其是其他的家长,纷纷帮助孩子写作业的时候,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怎样真正地帮孩子完成作业?
成绩重要吗?当然重要,成绩是客观地反映孩子学习中对某一种知识的掌握情况。
有了成绩,我们真实地知道孩子的优点缺点,并鼓励优点弥补缺点。
这里面有两个条件,一是客观,二是真实。任何的评测,只要违背了这两个准则,我认为就是不值得为之焦虑的。
具体到孩子的作业,如果需要家长的帮助才成完成,那就不是孩子真实的水平;如果作业的要求有超高的要求,那么反映的就不是客观的情况。
但是,我们的孩子还是要去上学,还是要去交作业,该怎么办呢?
如果我面对这个可爱的孩子,
首先,我会找出她作品里的优点。我会和她一起看《毕加索与公牛》,和她聊聊艺术最大的价值,就是表达出内心的情感。
然后,我会告诉她,我们还可以多听听其他人的评价。比如,爸爸妈妈就觉得她的作品很优秀,爷爷奶奶也觉得很好。
再然后,我会告诉她,要承受自己行动的代价。我很欣赏她为“破烂儿”所投出的神圣的一票,但是,既然选择了这样的态度,就要承当起自己的作品被称为“破烂儿”的后果。
最后,在自己的内心里,要保持纯真和自信,要珍惜自己的付出,要珍爱自己的作品,可以找一个相框,让她签上名字和日子,装上后摆在桌上、挂在墙上。
当然,我们最终所要做的,是孩子能力的提高,而不是一味地骄纵孩子。
所以,我会帮孩子。但是,我去帮的话,不会手把手、甚至直接越俎代庖地替代孩子做。而是帮孩子一起分析这个任务,分解这个任务,找到解决的途径和方法,然后,放手交给孩子自己去完成。
当然了,术业有专攻,我们作为家长,也是各有优势和缺点。但是,我们不是有互联网吗?只要我们和孩子一起,去寻找解决的方案,我想,是足够可以完成好作业的。
有了这个过程,其实老师的评价是高还是低,反而就没那么重要了。因为,我们看重孩子的,不是暂时的荣耀,而是终身的能力。
所以,对于孩子的作品,我们自然要提更高的要求。但是,我们所关注的,是孩子在自己上一次基础上的提高,而不是在学校里和别人比较的结果。
另外,我还想特别说两句话:
第一句:家长可以和老师保持良好的沟通。我经常发现,有很多问题,如果家长以良好的心态和老师坦诚的沟通,是可以妥善解决的。家长可以知道老师布置作业的真实意图,而老师也会知道具体的执行可行性。
第二句:家长可以借此帮孩子掌握学习的方法。和孩子一起解决问题的过程,换个角度想,其实也是把自己的能力传承给孩子的机会。可以和孩子一起查范本,找规律,再结合自己的特点去完成。
怎样让孩子理解“真实比完美”更可贵?
在学习过程中,谁都不是每个阶段每门学科都考满分和第一名的。总会要遇到成绩不好,作业不懂,课听不明白的时候。该怎么办?
我们要帮助孩子正确地理解,自然地面对不成熟、面对失败、面对丑陋。而不是一看到这些词语,就感到羞愧和自责。更不能作为家长,对孩子责骂、训斥。
要知道,看的到丑,承认自己的丑,才有可能变得更美。你敢于面对了,坦然了,自然也就会有变好的可能了。
这里的丑,可以是作业,也可以是外貌,是个头,是口音。要知道,这个世界上,哪里有所谓的绝对的美和丑,差和好,有的,是看待这个事情的角度。
尤其对于孩子,你的视角以成年人的价值去判断,当然是不够成熟的。但是,如果我们以纯真的视角看待呢,那就是通往成功的过程中必须要走过的道路,没有这些不成熟,又哪里有将来美轮美奂的杰作。
你在什么事情上付出多少的时间和成本,你就会在这上面获得多少的成就。你帮孩子做作业,获得成就的绝对不会是你的孩子。这是世界是公平的。
怎样应对学校的阶段性考核?
我理解老师,对于孩子的教育,希望能够在短时间内看到结果——这是他辛勤工作的最大回报。所以,他们常常会对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期待孩子超常的成长和表现。
但是,我们不能否认的是,我们教育的现状,导致了每个阶段的老师,只能够对每个阶段的孩子负责;每一个学科的老师,也只能对每一个科目负责。
于是呢,小学阶段的老师,恨不得所有孩子的灵气、成绩,都在小学里冒出来,体现出来。于是呢,语文老师、数学老师、英语老师,会希望孩子在自己的科目上突飞猛进。
有太多的孩子,被毁在“早出成绩”、“快出成绩”的压力之下了。小作家、小画家、小钢琴家、小主持人、小运动员……又有几个真正地在成年后在这个领域内取得了成就的?
我们所知道的,是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规律。有的在某方面领悟的早,有的在某方面领悟的晚,这,又有什么关系?
作为父母,我们也同情老师的境况,但是,我们也要清晰地知道,不要让孩子成为暂时“成果”的牺牲品。因为,真正能够对孩子负责的,不是小学老师,中学老师,大学老师,而只能是父母。
我们不能苛求老师,但是,我们自己不能逃避。
我自己的经验,就是无论是学校的老师,还是家长朋友,包括我自己,经常希望“马上”、“迅速”得到孩子的回应和答案。
但是,我发现,大人越是想让孩子快一点,孩子就会更加慢一点。你希望孩子顺畅地讲完一个故事,结果把孩子紧张地口吃;你希望孩子马上告诉数学题的答案,结果孩子越算越乱;你希望孩子赶紧翻译一个单词,可是他怎么也想不出来。
于是,我想反其道而行之呢?
如果一个孩子,能够认真地写一篇日记,哪怕写的字不通、语不顺,但表达的是真实的情感,我们应该赞赏;如果一个孩子,把一道数学题,画图写算式冥思苦想,就算算错了,我们也应该鼓励;如果一个孩子,做一个作品,哪怕做的很蹩脚,只要是亲历亲为认真地对待,我们也应该表扬。
最最关键的,是我们要知道,对于孩子一生而言,专注、认真、坚持,才是最宝贵的东西。有了这些,暂时失去老师的宠爱,失去小红花,失去100分,都是值得的。
只要孩子有了这三个法宝,他就会做的不错,回报不少,过的不差。这些年来,我自己是这么过来的,我身边的做出点成绩的人,也是这么过来的。
怎样让孩子拥有终生的自信心?
小学的时候,我们得过多少奖状,到了中学的时候,我想没人会好意思提起;学生时代的荣耀,其实到了工作中,也不值得拿来炫耀。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有人已经工作了,还在夸耀自己是高考状元,那只能说明现在混的不怎么样;如果有人经常说,想当年老子如何如何,那只能说明他现在一事无成。
我想说的是,任何的荣耀,都会过时,只有自信伴随终生。
说白了,一个人真正的自信,是不会随着环境和时间的变化而改变的。这源于内心的自信,不是打败别人而获得的,而是战胜自我而得到的。
如果是把别人竞争下去而得到的,那么,就会只去关注评判者的要求,和竞争者的弱点上,而忽略了自身的提高。于是,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个优秀的中学生,到了大学就蔫了;一个优秀的大学生,到了国外就蔫了;一个优秀的博士,到了工作岗位上就蔫了。道理就在这里。那些人所拥有的,从来都不是什么自信,只是暂时领先的运气和骄傲罢了。
一个人的自信,表现出来的时候,不是赢得了全校、全公司、全行业、全国第一的时候。而是就算遭到全世界都不认可、甚至诋毁的时候,仍然坚持自我,并不断地努力和奋斗的时候。
很多时候,我们不能改变时代,不能改变周围的环境。但是,在任何的时代,任何的环境之下,至少在内心里,我们可以坚守自己的信念。
孩子拥有了这些,比什么都重要。作为家长,培养孩子的这些素质,也比帮孩子赢得多少个奖状更为重要。
我和你站在一起,以上的这些话,不仅仅是写给你的,也是写给我自己的。握手,共勉!
最后,祝愿每一位家长,和每一位孩子!
你真诚的三川
2015年12月27日